国际新闻社

作品数:10被引量:1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晓佼胡正强王莹赵永华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传媒观察》《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党史纵览》《党建文汇(上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制度变革与关系重塑:团体动力学视野下的国际新闻社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533-538,共6页周浒 
2021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近代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21XWD001);2024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项目(2024M750481)。
抗战时期的国际新闻社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而领导、创立的民间通讯社。国新社以“生产合作社”的原则进行组织构建是对传统新闻生产组织形态的突破,在民国新闻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国新社的成员秉持共同的价值信念,围...
关键词:国际新闻社 团体动力学 范长江 制度变革 生产合作社 
“新闻工作者的世界眼光”:从范长江新闻实践管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事业的起步被引量:3
《传媒观察》2022年第10期97-104,共8页颜春龙 陈锐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资助项目;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抗战时期范长江在重庆新闻史料整理与研究”(CYS21258)的研究成果。
范长江研究是中国新闻史领域的一门“显学”,但关于其对外传播方面的研究却几乎为空白。全面抗战时期,范长江领导创办“青记”、国际新闻社和《华商报》,并展开“媒体外交”,积极对外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这为革命战争...
关键词:范长江 对外传播 “青记” 国际新闻社 《华商报》 
抗战时期《采访与写作》的出版与史料价值
《青年记者》2022年第4期122-124,共3页陈锐 高卫红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抗战时期范长江在重庆新闻史料整理与研究”(编号:CYS21258);内江师范学院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学子项目“‘四力’视域下范长江新闻思想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编号:YLZY201906)研究成果。
《采访与写作》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战时新闻教育急需,由国际新闻社编辑出版的一份新闻业务刊物。该刊自出版后,广受读者欢迎,是战时极具针对性、操作性的一部“新闻采写教程”,在中国共产党战时新闻人才培养上发挥了特殊重要的...
关键词:《采访与写作》 中国共产党 国际新闻社 新闻教育 
听林珊讲述国际新闻社创始人孟秋江
《世纪》2020年第6期38-40,共3页孟建英 
林珊,原国际新闻社社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世纪之交入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传媒中的世纪女性》。抗战时期著名记者孟秋江(1910-1967,原名孟可权)是我的六爷爷。2010年4月,我和林珊约好,16日去看她。她住在北京东方太阳城,我到...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 林珊 孟秋江 新闻社 抗战时期 传媒 
论抗战时期新闻机构对大众文化普及的推动——以救亡日报社、国际新闻社为例
《中国出版》2020年第19期63-65,共3页王莹 
以救亡日报社和国际新闻社为代表的抗战时期活跃在桂林的新闻出版机构,通过报道形式的通俗化、新闻内容的大众化以及新闻出版队伍的群众化等方式,积极推进大众文化普及,为全民抗战的顺利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关键词:抗战时期 新闻出版 大众文化普及 救亡日报社 国际新闻社 
战地记者乔秋远的家国情怀
《党史纵览》2019年第4期42-45,共4页郑学富 
一'报社最近派儿为‘特派战地记者’,拟赴徐州,与各军事长官取得联系,采访前方战事情报,撰写通讯。国难至此,人人各尽所能,挽救国运。凡为壮丁皆有从军之义务。儿为壮年,从事文化工作,虽未能持枪卫国,但是,执笔亦等于持枪也。平日所写社...
关键词:台儿庄大捷 八路军 国际新闻社 《民国日报》 特派记者 战地记者 抗日战场 抗日前线 战地通讯 家国情怀 
抗战时期国际新闻社在桂林的新闻活动被引量:3
《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1期74-76,共3页杨晓佼 
2008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背景下桂林新闻事业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08BXW003
抗战全面爆发后,桂林一度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享有“桂林文化城”的美誉。据统计,当时集结在桂林的作家、画家、音乐家、戏剧家和新闻工作者等,多达1000余人.
关键词:桂林文化城 抗战时期 新闻活动 新闻社 国际 新闻工作者 文化中心 大后方 
意大利国际新闻社:中国在非洲战略比西方更聪明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0年第8期53-53,共1页
中国对非洲的兴趣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崛起中的经济强国在寻求自然资源。而《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一书的作者黛博拉·布劳提根认为,这并非中国和非洲之间复杂关系的真实写照。在她看来,与欧美不同,中国视非洲为一个重要市...
关键词:中国公司 非洲 新闻社 意大利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聪明 西方 国际 
范长江与国际新闻社被引量:4
《文史春秋》2009年第2期53-56,共4页魏华龄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省内江市人,著名记者、新闻教育家,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曾先后担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等职。以他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是我国中青年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最...
关键词:新闻社 范长江 国际 南昌起义 中学生 
胡愈之对外传播思想探略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胡正强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现当代对外宣传史研究>(06BW002)系列成果之一
在胡愈之半个多世纪的进步文化出版生涯中,对外传播成绩卓著。尤其是在抗日救亡斗争和随后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我国很多对外传播工作,即在他的参与、组织和推动下顺利开展,为争取世界民主进步人士同情和支持中国民族解放大业,赢得抗日战...
关键词:胡愈之 对外传播 国际新闻社 工作业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