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参

作品数:81被引量:11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秦民坚龚祝南刘学平余国奠刘训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贝迪药业有限公司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型花植物孩儿参不同发育期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生物资源》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苏诗越 胡文昭 张硕 张丽辉 张彦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00)。
具有顺序性繁殖输出特征的两型花植物内源激素水平与发育期的关系目前了解较少。以典型两型花植物孩儿参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该植物6个发育阶段块根中4种内源激素水平并计算了相互间的比值。结果显示,赤霉素(GA_(3))含量在...
关键词:孩儿参 内源激素 开放花 闭锁花 顺序性繁殖输出 
人参本为救命药
《养生月刊》2024年第12期1094-1095,共2页温长路 
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温、味甘而微苦,为名贵进补药。因其有挽救危亡之功,而得名神草、土精、地精、百尺杆;因其形、色奇特,而得名黄参、血参、棒槌、孩儿参。我国人参的主要产地是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的深山,习惯被称为...
关键词:园参 血参 孩儿参 高丽参 黄参 人参 移山参 西洋参 
孩儿参多糖对小鼠特异性皮炎的修复作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366-370,共5页刘晓英 韩萍 太美灵 朱溶滔 杜志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2043)。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检测孩儿参多糖调控NO水平;构建2,4–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特异性皮炎模型,检测小鼠的皮损情况、组织病理变化及皮肤组织中丝聚蛋白(FLG)、紧密连接蛋白(CLDN1)、白介素–4(IL–4)、白介素–1...
关键词:小鼠 特异性皮炎 孩儿参多糖 免疫调控 皮肤屏障 炎症因子 
百草之王——人参的冷知识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3年第6期47-48,共2页窦国义 
人参是珍贵的药用植物,中国历代医书载其别名有人衔、鬼盖、地精、神草、血参、土精、人徼、浆巩记玉精、黄参、海艘、雏石、百尺杆、金井玉兰和孩儿参等,被誉为“百草之王”。人参被满族人称为“奥尔厚达”,其中“奥尔厚”是植物的统称...
关键词:安神益智 历代医书 血参 肺经 心经 黄参 孩儿参 人参 
国家二类新兽药太子参须散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兽药市场指南》2023年第4期14-17,共4页 
太子参须散为太子参的尾根和不定根,2022年通过农业部审批为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2022新兽药证字45号)。太子参须属于石竹科植物孩儿参,是国内珍贵的补益保健类中药材之一。
关键词:新兽药 太子参 孩儿参 尾根 不定根 保健类 石竹科植物 中药材 
清补良药太子参
《健康博览》2023年第1期46-47,共2页陈日益 
太子参,别名孩儿参、童参、米参等,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稍歪曲,长2~6厘米,直径3~6毫米;根头钝圆,常残留极短的茎痕,下端渐细呈尾状;表面黄白色至土黄色,较光滑,有细纵皱纹及横向凹下的须根痕...
关键词:清补 太子参 孩儿参 土黄色 石竹科 类白色 长纺锤形 
武夷山国家公园珍稀物种被引量:1
《绿色中国》2021年第20期62-65,共4页张志国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这里有红豆杉、银杏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鹅掌楸、香果树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0种,堪称"天然植物园"。有黑麂、黄腹角雉等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8种,有白鹇、短尾猴等列入国家二级...
关键词:两栖爬行动物 黄腹角雉 短尾猴 黑麂 生物多样性保护 国家二级保护 野生动物 孩儿参 
补益中药太子参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兽医杂志》2021年第1期65-67,I0001,共4页张炎达 
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2019Y6005);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创新资金项目(2018C0041)。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始载于清代《本草从新》,主产于福建、贵州和江苏等地[1]。太子参兼有药用和营养双重功效,富含多糖、皂苷、环肽等组分,临床证明其具有健脾益肺、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2-3]。
关键词:《本草从新》 健脾益肺 补益中药 太子参 孩儿参 增强免疫力 石竹科植物 抗氧化活性 
太子参的形态组织学鉴别研究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2020年第6期1379-1380,共2页刘晓芬 何芳 陈玲 何郡 卢先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基金(ZRQN1771);成都中医药大学资产与实验管理处项目(201016022);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JY05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基础基地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子课题(J1310034-07)。
目的进行太子参药材的形态组织学鉴别。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显微特征的观察,并拍摄照片或进行显微摄影。结果确定了太子参显微上的主要鉴别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太子参的鉴别及完善现行药典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太子参 孩儿参 形态组织学 显微特征 鉴别 
补气生津太子参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0年第3期42-42,共1页佚名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江苏、安徽、山东、福建省。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相传,明代的李时珍某日住进一家客店,忽然听见有一位妇女的呻吟声,便问店小二:"隔壁何...
关键词:太子参 孩儿参 有所不知 呻吟声 李时珍 石竹科植物 生津 患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