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邪

作品数:648被引量:78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伟刘海瑜吴圣贤杜雅薇贾新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选聘和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养生保健指南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一脏寒,一种症
《养生保健指南》2024年第12期60-60,共1页吕沛宛 
脏腑受寒邪侵袭,会影响局部气血,从而使人患病。寒邪最常见的特征包括寒冷、凝滞、收引(收缩和牵引),无论伤及哪个脏腑,其主要症状都离不开畏寒、怕冷和经脉拘紧。同时,由于各脏腑属性不同,当它们与寒邪交锋时,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肾为先天之本 元阴元阳 寒邪 收引 脏寒 脏腑 经脉 主要症状 
冬季宣肺吃点芪葱炖瘦肉
《养生保健指南》2024年第12期28-28,共1页张忠德 
5年前,邱女士开始反复出现鼻塞、流清涕,天气变冷或遇到刺激性气体,如油烟、灰尘等还会不停地打喷嚏。为尽快赶走"困扰",邱女士近日到广东省中医院就诊,通过望闻问切,初步判断为肺寒、肺气虚。中医认为,入冬以后,肺气虚容易给寒邪提供...
关键词:广东省中医院 肺气虚 望闻问切 刺激性气体 忧思伤脾 寒邪 宣肺 肺寒 
霜降食酸养肝
《养生保健指南》2024年第10期30-30,共1页王婕 
霜降过后,天地之间阳气敛降,昼短夜长。霜降时节养生要注意与天地同步,使阳气内收、精气敛藏、阴气滋养。牌胃为后天之本,易受寒邪侵袭,温热熟食最适宜霜降节气。为避免腹痛、腹泻等情况发生,脾胃功能不佳的人要少吃寒凉性质的食物,如...
关键词:脾胃功能 后天之本 寒邪 寒凉 阴气 阳气 昼短夜长 天地之间 
人体寒湿分四级
《养生保健指南》2023年第11期48-48,共1页钟卫红 
《黄帝内经》认为“百病皆由湿为患”,这是因为湿邪为患,很少单独“作案”,往往与其他致病因素“狼为奸”,如风湿、寒湿、暑湿、湿热等。在“六邪”中,只有寒邪与湿邪为阴邪,寒湿兼,对人体生命的原动力——阳气,损伤最大,对人体健康造...
关键词:湿邪为患 寒邪 阴邪 暑湿 《黄帝内经》 寒湿 人体健康 阳气 
“十病九寒” 如何知道自己体寒
《养生保健指南》2022年第11期68-68,共1页胥伟岩 
俗话说“十病九寒”,中医上也有“百病寒为先”之说,意思是大多数疾病都是由寒邪引起的。寒邪凝结、停滞的特性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可见寒邪对身体健康影响之大!尤其是女性,更应该抵御寒邪。如果不知道自己...
关键词:寒邪 气血运行不畅 身体健康影响 百病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养生保健指南》2020年第8期32-32,共1页孙清廉 
中医认为,风为春天的主气,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风邪为病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多由自然界风邪侵袭人体而得病。外感风邪的性质有三大致病特点:其一,"风为百病之长"。寒邪、湿邪、燥邪、火(热)邪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热...
关键词:风为百病之长 外感风邪 风邪侵袭 外风 寒邪 风燥 风热 主气 
养背护背,祛病延年
《养生保健指南》2020年第1期13-13,共1页戴秀娟 
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副主任赵润扬介绍,经常激发疏通背部区,有益气息运行、血脉流畅,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背部有许多怯病保健的重要穴位。如大椎穴,在大椎穴处艾灸和拔罐可治疗风寒、风热、阳虚等感冒症状,还能防止寒邪...
关键词:感冒症状 河南省中医院 大椎穴 寒邪 风热 拔罐 
秋菊护膝治关节痛
《养生保健指南》2019年第10期19-19,共1页索红亮 
中医认为,菊花为祛风之要药。能够治疗风湿之邪侵袭人体引起的痹证,即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它能解热、抗炎、镇痛。而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尤其对秋冬感受寒邪引起的关节炎有疗效。可将菊花与陈年艾叶捣成粗碎末,装入纱布袋...
关键词:散寒止痛 温经止血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邪 祛风除湿 关节痛 艾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