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大豆

作品数:21被引量:12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国宏王立明陈光荣杨如萍刘学义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农业科学》《南方农业》《大豆科学》《作物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北冷凉干旱区旱作大豆宽膜沟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年第6期127-130,共4页郭峰 李虹 张万春 郝俊茂 吕福虎 
西北冷凉干旱区是指内蒙古中部,南靠阴山山脉,北接蒙古高原,总面积约9.7万km2的冷凉干旱区,其北部大部分为草原牧区,南部大部分为旱作农业区,农作物以生长季较短和较耐寒抗旱的作物为主。这里特殊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使该...
关键词:大豆 宽膜沟植技术 干旱区 
施肥方式对大豆不同生育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陕西农业科学》2023年第1期51-58,共8页刘楚华 刘瑜 纪晓玲 张雄 王小林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21JZ-55);陕西省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1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13、31751001);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金(17GK20)。
为了探究氮、磷、钾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的施肥策略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为黄土旱区种植大豆选择适宜的肥料配比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汾豆‘78’为研究对象,共设置CK(裸地;N,30 kg/hm~2)、A(膜际;N,30 kg/hm~2)、B(膜际;N,60 ...
关键词:旱作大豆 肥料配比 生物量分配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覆膜处理对旱作大豆农田土壤水热特征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分子植物育种》2022年第23期7991-7997,共7页冯帆 
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课题(20JK1004)资助。
为探究地膜覆盖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水热特征及大豆生长的影响,采取大田试验方法,设置不同覆膜处理,研究全膜覆盖(P1)、半膜覆盖(P2)、裸地(CK)对农田土壤水热相关指标、大豆植株生长指标、产量及构成因素和大豆经济效益的影响。结...
关键词:大豆 地膜覆盖 土壤水热 产量 
不同氮肥水平对旱作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
《南方农业》2022年第22期23-25,29,共4页冯帆 
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施肥和覆膜对黄土高原旱作大豆作物生长及氮素运转的影响”(20JK1004)。
为探究施氮肥对黄土高原旱作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连续2年以中黄37为试验材料,设置N70(N-70 kg·hm^(-2))、N110(N-110 kg·hm^(-2))、N150(N-150 kg·hm^(-2))3个氮肥水平,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氮肥水平对大豆植...
关键词:大豆 氮肥 农艺性状 产量 
覆膜种植方式对旱作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国农学通报》2021年第21期8-14,共7页王立明 陈光荣 杨如萍 张国宏 杨封科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专项“优质牧草大豆种质资源创制与应用”(2020GAAS1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基金“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建设”(CARS-04-CES18)。
针对甘肃东部旱作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及大豆生产春季干旱严重等问题造成大豆产量不高、水分利用率低等生产实际,以露地平播为对照,研究全膜覆盖沟播、半膜覆盖沟播、半膜覆盖平播、膜侧播种等4种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旱作大豆生...
关键词:旱作大豆 覆膜方式 生长发育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武都山区旱作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甘肃农业科技》2020年第1期53-55,共3页胡志峰 王晓巍 程鸿 焦国信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9GAAS-CGZH06);农业部西北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项目(2015-A2621-620321-G1203-066)
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武都山区旱作大豆栽培技术。
关键词:大豆 栽培技术 武都山区 
覆盖耕作对岭南旱作大豆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节水灌溉》2019年第8期48-53,共6页武淑娜 杨树青 李文娟 杨水源 孙云岭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大兴安岭南麓旱作大豆高效节水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502041)
为探讨旱作条件下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大豆的增产机制及其对土壤水热环境的影响,在试验区设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加秸秆覆盖(TS)、传统耕作加覆盖地膜(TP)4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较T处理而言TP处理具有土壤...
关键词:覆盖耕作方式 岭南地区 旱作大豆 水热效应 产量 
旱作大豆播种密度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12期45-49,共5页王立明 杨如萍 陈光荣 张国宏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镇原综合试验站建设项目(CARS-04-CES17)
为了提高旱作区大豆种植效益,充分利用当地降水资源,在甘肃东部地区开展播种密度对不同成熟期大豆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品种随播种密度增加,其主要经济性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单株粒重...
关键词:旱作大豆 种植密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播种密度对甘肃东部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
《种子科技》2015年第4期47-48,50,共3页梁贵伟 
在甘肃东部旱作条件下,对3个不同成熟期大豆品种进行适宜播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晋豆19明显低于生育期间田间耗水量,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不同类型大豆品种适宜播种密度为13.5万~18.0万株/hm2,播种密度对大豆生育期田...
关键词:旱作大豆 种植密度 产量 影响 
甘肃旱作大豆全膜双垄种植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被引量:14
《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第11期3145-3152,共8页杨封科 王立明 张国宏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nycytX-0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5B03);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04NKCA108)资助
以晋豆23为材料,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镇原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全膜双垄沟播(FMRFC)、覆膜沟播(FMFC)、覆膜条播(FMSC)和露地条播(NMSC,CK)4个处理的水热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在大豆生育期降水量为246.3 mm(干旱年)和407 mm(丰水年...
关键词:土壤水热效应 全膜双垄 产量 旱作 大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