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玲

作品数:47被引量:18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水分利用效率绿豆电路不同覆盖方式播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水土保持通报》《现代园艺》《生态经济(学术版)》《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榆林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的园林绿化应用评价被引量:1
《草业科学》2024年第10期2284-2294,共11页白晓霞 姚亮 纪晓玲 张静 
榆林市科技局产学研合作项目(CXY-2021-83、CXY-2022-90)。
为了扩充陕北旱区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种类,采用样方法对榆林市横山县、绥德县、佳县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展开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野生地被植物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榆林市黄土旱区共有野生地被植物47种,以禾本科(14种)与菊科(7种)居多;...
关键词:黄土旱区 野生地被 资源调查 层次分析法 园林应用 
黄土塬区膜际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2024年第5期1-8,共8页胡静一 王佳芯 魏骞 纪晓玲 张雄 王涛 武慧平 张盼盼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24NC-YBXM-011);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2022ZY2-GCZX-05);榆林市科技局科技计划(CXY-2022-69,2023-CXY-151);陕西省教育厅重点试验室项目(23JS068);陕西省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202311395058,S202311395014);榆林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2023YLYCX19)。
为了筛选出黄土塬区膜际玉米、大豆最佳间作模式,采用膜侧3~5 cm精准精量播种的膜际栽培技术,于2022—2023年在陕西省神木市农技推广中心试验站开展试验,设置玉米单作(CJCJ)、大豆单作(SJSJ)以及玉米大豆间作2C2S(玉米和大豆行比2∶2)、...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 光合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谷子大豆间作下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效益分析被引量:1
《山西农业科学》2024年第5期9-17,共9页李媛 纪晓玲 彭涛 王小林 陈乐 曹宇媛 商志盈 张雄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2022ZY2-GCZX-05);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创新驱动项目(2022NYT01);榆林市科学技术局产学研合作项目(CXY-2021-83)。
为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谷子大豆间作增产增效机制,设置谷子单作(SG)、大豆单作(SD)、谷子大豆行比2∶2(I22)、2∶4(I24)、4∶2(I42)共5个处理,综合分析不同间作处理对群体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净光合速率...
关键词:谷子 大豆 光合特性 产量 间作 
不同灌溉量对蒙古黄芪土壤水分、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胡力文 纪晓玲 韩翠 张雄 杨腾 曹敏杰 毛端 商志盈 高亚梅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2022ZY2-GCZX-05);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创新驱动项目(2022NYT01);榆林市科技局产学研合作项目(CXY-2021-83);府谷县旱作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H2023060049);府谷县主要粮食作物膜际栽培技术推广项目(H2023060048)。
为明确陕北旱区蒙古黄芪高产优质栽培的灌溉制度,探究不同灌溉量对蒙古黄芪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设置灌溉量分别为5240(W1)、4190(W2)、3140(W3)、2090(W4)、1040(W5)、0(CK)m^(3)/hm^(2)共6个处理,分析土壤含水量及...
关键词:蒙古黄芪 灌溉量 膜际栽培 土壤含水量 产量 品质 
陕北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饲料研究》2024年第20期129-134,共6页刘娇娇 张培培 纪晓玲 王江涛 张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967013、31751001);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2022ZY2-GCZX-05);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科技创新驱动项目(项目编号:2022NYT01);榆林市科技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项目编号:CXY-2022-70)。
试验旨在探究陕北旱区青贮玉米最佳种植模式,设置膜际栽培(MJ)、双沟覆膜(SG)、全膜双垄沟播(QM)3种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以不覆膜平作(CK)为对照,测定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水热状况、青贮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显示:与C...
关键词:青贮玉米 种植模式 干物质积累量 水分利用效率 营养品质 
不同饲用高粱品种在榆林风沙草滩区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综合评价被引量:1
《饲料研究》2024年第18期136-141,共6页陈乐 纪晓玲 李媛 宋承召 王小林 张雄 詹柯鑫 毛端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创新驱动项目(项目编号:2022NYT01);榆林市科技局产学研合作项目(项目编号:CXY-2021-83)。
为筛选出适宜榆林风沙草滩区膜际栽培的高产优质饲用高粱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海狮(G1)、F1497(G2)、润宝(G3)、大奖1180(G4)、陇草一号(G5)、晋甜杂3号(G6)、晋牧1号(G7)7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分析不同饲用高粱品种的农艺性...
关键词:饲用高粱 风沙草滩区 品种 产量 品质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黄芪产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榆林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纪晓玲 毛端 唐明辉 韩翠 刘娇娇 郑随军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2022ZY2-GCZX-05);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创新驱动项目(2022NYT01);榆林市科技局产学研合作项目(CXY-2021-83)。
为探索适宜榆林黄芪的移栽栽培方式,以黄芪为研究对象,设置起垄栽培(QL)、膜际栽培(MJ)、双垄沟栽培(SL)和露地栽培(CK)4个处理。分析CK、QL、MJ、SL对黄芪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农艺性状、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20 cm土...
关键词:黄芪 栽培方式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产量 
膜际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对黄芪光合指标和产量质量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2024年第3期48-54,共7页毛端 韩翠 张雄 叶庆忠 魏骞 纪晓玲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2022ZY2-GCZX-05);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创新驱动项目(2022NYT01);榆林市科技局产学研合作项目(CXY-2021-83);榆林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22YLYCX10)。
本研究以蒙古黄芪种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膜际栽培技术下设置DM为158 731株/hm^(2)、ZM为185 278株/hm^(2)、GM为266 800株/hm^(2),固定行距30 cm。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相关性分析了蒙古黄芪根系指标、光合指标、产量和...
关键词:黄芪 种植密度 光合指标 产量 质量 灰色关联度 相关性 
谷子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山西农业科学》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曹宇媛 纪晓玲 刘琴 贺东东 王小林 张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13);榆林市科技局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CXY-2021-82,CXY-2022-70);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创新驱动项目(2022NYT01)。
为探究适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膜际栽培条件下谷子大豆种植的最佳间作方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行谷子2行大豆间作(I_(22))、2行谷子4行大豆间作(I_(24))、4行谷子2行大豆间作(I_(42))、单作谷子(SG)和单作大豆(SD)共5个处理,...
关键词:谷子 大豆 间作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施肥方式对大豆不同生育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陕西农业科学》2023年第1期51-58,共8页刘楚华 刘瑜 纪晓玲 张雄 王小林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21JZ-55);陕西省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1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13、31751001);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金(17GK20)。
为了探究氮、磷、钾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的施肥策略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为黄土旱区种植大豆选择适宜的肥料配比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汾豆‘78’为研究对象,共设置CK(裸地;N,30 kg/hm~2)、A(膜际;N,30 kg/hm~2)、B(膜际;N,60 ...
关键词:旱作大豆 肥料配比 生物量分配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