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塬

作品数:1618被引量:7037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樊廷录李军郝明德张建军党翼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密度与地膜覆盖对旱塬幼龄果园中大豆综合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年第7期1138-1150,共13页章伟 占爱 李世清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7YFD0201807)资助。
本研究从籽粒产量兼顾蛋白品质、生物固氮及氮素副产物——秸秆氮和秸秆的角度综合评估了密度与地膜覆盖及其配合对黄土旱塬幼龄苹果园中大豆生产力的影响,旨在确定大豆最优综合生产力下合适群体密度和地膜覆盖的管理措施。2018—2019...
关键词:大豆 种植密度 覆膜 生物固氮 籽粒产量 秸秆 秸秆氮 
地膜覆盖、氮肥与密度及其互作对黄土旱塬春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及生产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9
《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第8期1504-1517,共14页李婷 李世清 占爱 刘建亮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7YFD02018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310;41601308);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科学基金(A314021402-1713;A314021402-1606)
【目的】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供试作物,研究地膜覆盖、施氮量、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春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4年春玉米生长季,设置覆盖方式...
关键词:春玉米 地膜覆盖 施氮 密度 氮素转运 产量 氮肥生产效率 黄土旱塬 
渭北旱塬不同程度土壤侵蚀及生产力恢复试验被引量:7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年第2期19-24,共6页成婧 吴发启 王健 云峰 吴光艳 于晓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蚀过程中地表糙度的演化及其侵蚀相应规律研究"(4087113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2007CB407201)
土壤侵蚀会降低生产力,影响作物产量,因此,恢复土壤生产力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采用人工模拟土壤侵蚀方法,对侵蚀状况下的土壤进行生产力研究,并配以施肥探索土壤生产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1)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侵蚀土壤...
关键词:土壤侵蚀 土壤生产力 土壤生产力恢复 产量 
渭北旱塬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年第5期37-40,共4页薛晓辉 郝明德 李丽霞 史培 王缠军 何晓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31B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JC408);2011年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专项经费项目;毕节学院校级重点项目(20102017)
通过在渭北旱塬的不同覆盖试验,对覆盖方式与小麦产量、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地膜、秸秆-地膜、渗水地膜-秸秆覆盖地面后小麦产量显著增加,以地膜全程覆盖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可达6 971 kg/hm2,与无覆盖处理相比,...
关键词:渭北旱塬 覆盖方式 小麦产量 农艺性状 
县域尺度土壤有机质与土地利用动态耦合关系定位对比研究——以渭北旱塬区长武县为例被引量:3
《土壤》2012年第4期652-657,共6页刘通 梁音 曹龙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6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1-YW-09-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3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6)资助
以陕西省长武县为研究区域,根据大规模采样数据,结合1983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运用定位对比监测方法,分析了25年来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空间分布特征和方向,并对这种变化影响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土地利用变化 县域尺度 渭北旱塬 
黄土旱塬长期施肥对小麦连作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影响被引量:13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年第4期104-109,116,共7页危锋 郝明德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KSCX-YW-09-02)和"陕西长武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KSCX-YW-09-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2009CB118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田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田水土保持工程与耕作关键技术研究"(2011BAD31B01)
利用长期定位实验,在黄土高原旱地研究不同施肥下小麦连作22年后土壤养分及水分的变化状况,为合理利用水肥资源提供参考。在对照(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单施有机肥(M)、氮磷化肥配施(NP)、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M)6个不同...
关键词:长期试验 土壤养分 土壤水分 黄土高原 
黄土旱塬施肥对土壤颗粒组成及其有效磷富集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第3期151-153,159,共4页陈璐 党廷辉 杨绍琼 戚瑞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121102)
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颗粒组成及其有效磷富集。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土壤颗粒组成都呈现颗粒愈小比例愈高的规律,而不同施肥处理对同一粒径颗粒含量又有一定的影响。在单施磷肥(P)的基础上,配...
关键词:土壤颗粒组成 有效磷 水溶性磷 
黄土旱塬冬小麦磷素含量累积动态与磷肥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6
《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第3期190-193,共4页陈璐 党廷辉 戚瑞生 
"973"国家基础研究项目"磷循环过程;有效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2005CB121102);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旱作农田生态系统水碳氮耦合过程及碳库变化"(KZCX2-YW-424-2)
利用旱作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施用磷肥对冬小麦植株磷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对冬小麦植株体内含磷量的影响呈V型,冬前期最高,随着作物生长逐渐降低,灌浆期达到最小值,随后又有回升。冬小麦磷素累积...
关键词:植株磷素含量 磷素累积量 磷肥利用率 磷素收获指数 肥料磷的效率 
黄土旱塬区农田施肥、产量与土壤深层干燥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第6期75-80,共6页薛晓辉 郝明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1211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zcx2-yw-424-3);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kzcx1-yw-n15-0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B04)
施肥作为稳定作物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同时也会加强对土壤水分的耗损。于2007年小麦播种前测定了长期施肥的试验田0-300 cm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播前小麦地土壤在1 m深度范围内含水量变化很小,贮水量的极差值为14.7 ...
关键词:农田 施肥 产量 土壤干燥化 黄土旱塬区 
渭北旱塬区不同立地条件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与通径分析被引量:9
《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第5期73-78,共6页魏婉玲 程积民 高阳 刘伟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半干旱黄土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适度利用研究"(KZCX2-YW-441);(KZCX2-YW-14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维持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2007CB106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干旱缺水区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耗水的影响"(40730631)
为了提高渭北旱塬区土地利用效率和紫花苜蓿高产栽培,对渭北旱塬区阴坡(东坡)和阳坡(西坡)紫花苜蓿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研究,并选取3个紫花苜蓿的性状进行简单相关、偏相关和通径系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坡向不同坡位上,坡下部紫...
关键词:渭北旱塬 紫花苜蓿 不同立地条件 通径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