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视野

作品数:156被引量:41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金国坤杨建顺熊文钊张步峰宋华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行政法视野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效实施的几个基本问题
《中国海商法研究》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黄学贤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回应型治理视角下街镇综合执法改革的法治化研究”(22CFX056)。
自2015年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吉林等七个省市部署开展改革试点,并于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试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除需进一步完善自身外,尚需在解...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磋商协议 行政监管 行政公益诉讼 
行政法视野下失信惩戒的救济机制研究被引量:2
《昭通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李想 
近年来,社会信用建设在各个领域如火如荼地展开,众多行政机关自行安排部署或者与其他行政机关联合进行失信惩戒,大批的失信主体受到制裁。在当事人权益遭受损害时,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救济。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失信惩戒,完善救济机制是其中...
关键词:失信惩戒 行政相对人 救济机制 
行政法视野下的劳动监察制度研究被引量:1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3年第10期43-45,共3页余朝阳 
劳动关系不仅事关劳企双方切身利益,更关乎社会稳定。国家为了和谐劳动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起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与卫生、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具体制度。前国际劳工局局长报告中曾经指出:“一个...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 强制执行 劳动监察制度 未成年工 劳动争议 国际劳工局 休息休假 用工行为 
行政法视野下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研究被引量:1
《现代农业研究》2023年第3期127-129,共3页吕雪 
2019年度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以人民为中心信访理念应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9007)。
本文将从行政法研究的视角出发,认真分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关于完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建议,希望对有效预防农村环境污染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 农村环境污染 行政法防治 
行政法视野下互联网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分析
《楚天法治》2022年第19期103-105,共3页杨子阳 
互联网新业态就是指互联网和社会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形成的新社会形态.为了保证互联网新业态的稳定有序发展,就需要在行政法视野下,加强对互联网新业态的监管,并在实施监管工作的过程中,遵循包容审慎的基本原则.如果新业态未触犯我国法律...
关键词:行政法 互联网 新业态 包容审慎监管 
基于行政法视野的城管执法措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37-40,共4页包志强 
随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入,城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且国家对于城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亦越发体现出标准化、规范化特征,但在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制约性问题。本文站在行政法视野下,面向城管执法问题开展研究,在分析城管执法...
关键词:城管执法 行政法 保障机制 执法程序 正当性 
行政法视野下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研究
《现代农业研究》2022年第3期83-85,共3页胡岳昕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现象进行防治处理时,需要强化行政法以及相关制度在其中应用力度,避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处理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使得行政法视野下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可以良性开展。本文侧重分析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阐述行政法视野下农村环...
关键词:行政法 农村 环境污染 防治 
行政法视野下农村公物的利用与管理
《现代农业研究》2022年第3期86-88,共3页任晓萍 
我国关于公物的法律规定以及期刊等资料较少,人们对公物的概念和范围较模糊,对公物的低认知度难以维护自身权益,不利于国家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国家作为提供公物相关服务的主体,失去了公众的监督就可能发生侵害公民相应权利的行为...
关键词:公物 公物利用 公物管理 
行政法视野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探究被引量: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年第4期33-35,共3页冉明辉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情况严峻。在生态法治文明建设背景下,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存在观念淡薄、制度不完善、执法与监督不力等问题,唯有加快农村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步伐,才有效遏制农村...
关键词:行政法 农村生态 环境保护 
行政法视野下的失信惩戒机制研究
《休闲》2021年第22期0292-0292,共1页陈梦怡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法治社会的基础,通过合法手段倡导公民培养诚信精神则是该体系建立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风险消费的盛行,行政部门需采取更具执行力的失信惩罚制度进行强制性处理。但强制性的手段被应用时应限制在“维持...
关键词:行政法视野 失信惩戒 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