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碑刻

作品数:34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何山毛远明吴继刚吕蒙王盛婷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魏六朝碑刻中构件“⺈”“■”“爫”的变异研究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姜同绚 郑博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代石刻买地券搜集整理与研究(17BTQ012);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续集(1662)。
汉魏六朝时期,异体字盛行。本文以形体相似的三种构件“爫”“ ■”“⺈”为例进行变异研究,从构件与构件的关系出发,把构件讹变分为独体讹变和被动讹变。在讹变的基础上,构件“爫”与构件“■ ”“⺈”产生讹混的结果,构件“爫”与“⺈”...
关键词:汉魏六朝碑刻 构件 变异 讹混 
河北汉魏六朝碑刻类型简述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23年第6期35-37,共3页李季璇 
本文以河北汉魏六朝时期各类型碑刻为研究对象。近年来,研究者对河北碑刻的整理归纳多以时间或地区归类,因当时区域划分的原因,河北各地碑刻分布并不平均,数量差距较大。该时期碑刻内容丰富,涉及佛教、祭祀祈福、民生多个方面,且墓志、...
关键词:碑刻类型 河北书法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疏误举正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22年第1期88-94,共7页张永惠 张涌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文献语言大典”(2001ZDXM740005)。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是第一部系统汇集和科学整理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的大型字典,该书材料可靠,字形清晰,收字宏富,释义精审,在碑刻异体字的整理和考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汉魏六朝时期碑刻文字变异严重,异体众多,该书在...
关键词:《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 疏误 举正 
汉魏六朝碑刻引《周易》资料浅析
《周易研究》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王化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出土文献为中心之先秦易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研究”(17BZX057);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SWU2009108)
作者从1400余通汉魏六朝碑刻中搜集了443条引《易》资料,然后将它们分类整理,指出其中多异体、俗体。这些资料虽然有校勘价值的并不多,但少量高频引用仍能有助于易学研究。汉魏六朝时期的大部分碑刻引坤卦卦名写作"巛",极少写作"坤";引...
关键词:汉魏六朝 碑刻 《周易》 引用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补正被引量:3
《古汉语研究》2020年第4期101-105,128,共6页赵家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敦煌西域写本文献疑难字词释证及相关理论研究”(18BYY15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本文对《字典》中的10则字条提出商榷意见,并尝试补充辨正。其中"弛搨"当为"施榻"。"愁生"与"鲍子"对文,当为"嵇生"。"蔍絺"与"粝■"相对为文,"蔍絺"当为"麤絺","粝■"当为"粝粢"。"绐"当据原拓字形"■"释读为"■","■"又为"枲"之类化...
关键词:碑刻 异体字 补正 
《汉语大字典》简化字溯源——基于汉魏六朝碑刻被引量: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26-31,共6页吴继刚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汉语史史料学”(SC17A027)
汉魏六朝碑刻简体异体字为汉字简化提供了丰富的字形来源及依据。分类梳理该时期碑刻简体字,考察《汉语大字典》简化字的来源及其处理状况,可以为该字典的修订再版提供字形来源,同时为汉字字形发展史的研究提供资料支持。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简化字 溯源 汉魏六朝碑刻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校考七则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76-81,共6页孙颖 邓章应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作为汉魏六朝石刻文献整理的巨著,是研究语言文字、历史、宗教、文化等的重要学术著作。但百密难免一疏,部分录文或注释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对其中所收的7则造像记的录文或注释进行校考,并指出了《汉魏六朝碑...
关键词:《汉魏六朝碑刻校注》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 造像记 校考 
汉魏六朝碑刻古文字对《汉语大字典》的补正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76-83,共8页吕蒙 
台州学院杰出青年科研项目"台州历代石刻校注"(2018JQ002)
汉魏六朝碑刻保存了篆体古文、小篆、古隶、隶古定字等多种古文字形式。而这些古文字对大型字典的字形和书证均有补正作用。现穷尽摘取这一时期碑刻中的古文字,对《汉语大字典》的字形和书证两方面进行补正,主要有:补充缺少字形,补充缺...
关键词:汉魏六朝碑刻 古文字 汉语大字典 补正 
安阳出土隋代卢胜豛李伯宪母子墓志释读
《碑林集刊》2018年第1期11-21,共11页周晓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新出隋代墓志铭整理与研究”(编号:14AZS004)阶段成果.
近读《文化安丰》一书,读到一对隋代开皇六年(586)同时刊葬于河南安阳邺城故都的母子墓志,母亲叫卢胜豛,儿子叫李伯宪,然书中不仅未注明其母子关系,甚至还将母亲卢胜豛的墓志与志盖皆误作男性志主,亦即"墓主人为北齐参军李胜"及"北齐参...
关键词:汉魏六朝碑刻校注 
浅析汉魏六朝碑刻人名的“名”和“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47-50,共4页吕蒙 袁苹 
国家社科基金"战国至隋出土文献引经辑证"(编号:11XTQ0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汉魏六朝碑刻中有数量众多的人名,其中名、字大多齐全。这些名、字之间往往存在意义关联,主要有相同、相反、相关三种关系。相同如:孔谦,字德让;相反如:柳敏,字愚卿;相关如:赵邵,字季南等。
关键词:汉魏六朝 碑刻 名字 训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