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历史语法

作品数:30被引量:34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吴福祥王衍军冯胜利黄正德卢卓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哈佛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古汉语研究》《汉字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中判定复句的标准问题
《华夏文化论坛》2022年第1期168-176,共9页刘利 朱光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复句历史演变研究及其语料库建设”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6ZDA207)
确定复句是复句历史演变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在复句的判定上可议之处仍复不少。具体表现为:标点句操作存在困难,单复句结构存在纠缠,忽视除连词连接外的其他复句类型,一些句子定性模糊。为此,本文提出历史语法...
关键词:汉语历史语法 单复句 去句法化 小句整合 
“新语文学”的追求和尝试——评《汉语历史语法》
《语文建设》2022年第9期I0008-I0008,共1页刘婧 
史文磊在《汉语历史语法》一书中谈道:“语法史研究中语文学的考据应着力于挖掘具有语言学理论价值的文献资料,语言学理论的分析应落脚于对具体文献语料更为精确的诠释。这种研究取向可称之为‘新语文学’。”“新语文学”相对于“语文...
关键词:文献资料 语言学理论 语文学 汉语语法 研究取向 理论视角 
贝罗贝在汉语历史语法研究领域的成就与贡献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3-21,共9页王玥雯 齐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汉语语法学史及数据库建设”(16ZDA209)。
阿兰·贝罗贝是法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在汉语语法学史、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汉语方言及语言接触等研究领域,成果卓著。贝罗贝的研究立足语言事实,融汇中西文化,为汉语历时语法研究创立了一套极具系统性的方法论和分析框架...
关键词:贝罗贝 汉语 历史语法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6
《汉语学报》2020年第3期10-15,共6页吴福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编号:14ZDB098)资助.
本文从普通语言学角度介绍语法化的若干基本概念和主要发现,并结合汉语实际讨论汉语语法化研究的若干视角和方法问题.文章认为,未来的汉语语法化研究,应该在理论语言学取向、语言类型学眼光、区域语言学视角和比较方言学方法等方面进一...
关键词:语法化 汉语历史语法 汉语历史语义 历史语言学 
汉语历史语法立体研究法的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154-154,共1页唐贤清 
“普方古民外”是对“普方古”大三角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是以汉语语法结构的历史演变为基角,利用现代汉语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民族语言以及境外语言的研究材料、理论方法来对汉语历史语法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研究。汉语历史语法研...
关键词: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方言 三角理论 演变模式 深化与发展 普遍语法 法的价值 演变方式 
汉语历史语法的“普方古民外”立体研究法被引量:10
《古汉语研究》2018年第4期43-49,104,共8页唐贤清 姜礼立 王巧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湘与黔桂边跨方言跨语言句法语义比较研究"(编号:15ZDB105)
汉语历史语法的"普方古民外"立体研究法,立足于汉语语法结构的历史演变,利用现代汉语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民族语言和境外语言的研究材料和理论方法来为汉语历史语法研究服务。本文拟从研究思路、研究价值和研究难点三个方面尝试对汉...
关键词:汉语历史语法 普方古民外 研究方法 
孙锡信教授逝世
《中国语文》2018年第3期334-334,共1页中国语文编辑部 
著名语言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孙锡信先生于2018年2月5日因病逝世,享年78岁。孙锡信先生1940年1月生于南京,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师从朱德熙教授攻读现代汉语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工作。孙锡信先...
关键词:逝世 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历史语法  信教 近代汉语 语言学家 1940年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能性述补结构试析被引量:3
《语言科学》2013年第6期631-641,共11页王衍军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元代以来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研究(11YJC740108)”;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元代以来北方方言能性结构研究(12BYY088)”的系列成果之一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清晰展现了元末至清末五百余年间北方话口语中能性表达方式不断演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元末出现了句末附加语助词"有"的能性述补结构,但这种结构很快消亡了。元明时期使用频率较高的"V得/不得(O)"式结构到了清代前期逐...
关键词:朝鲜时代 汉语教科书 能性述补结构 汉语历史语法 
焚膏继晷 探幽揽胜——西南边疆语言与文化专家访谈录之“吴福祥专访”
《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30-39,共10页何彦诚 吴福祥 
吴福祥教授长期潜心语言研究,在汉语历史语法、汉语方言语法史、语法化、语言类型学、接触语言学和南方民族语言语法演变等方面都有许多重要论著发表,在海内外学术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开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治学风格...
关键词:南方民族语言 汉语历史语法 语法化 语言类型学 接触语言学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能性“得”字研究被引量:1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83-88,共6页王衍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元代以来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研究"(11YJC740108)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代以来北方方言能性结构研究(项目编号:12BYY088)资助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语料清晰展现了表"能性"的"得"字由元代至清末逐渐语法化的过程:由实义动词到助动词,再到表能性半自由动词,最后完全虚化为能性助词,"得"经历了由实到渐虚再到虚这样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此外,该语料还表明:由元代至...
关键词:朝鲜时代 汉语教科书 能性“得”字 语法化 汉语历史语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