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双音词

作品数:28被引量:11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朱志平李德鹏王宁汪维辉徐时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研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外语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双音词“所X”的词汇化考察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62-67,共6页卢佳琦 
“所X”是汉语常用结构之一,《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所属”“所谓”“所有”“所在”“所部”“所以”6个“所X”式双音词。“所”与“X”联合出现时,与现代汉语“所X”的语法语义不同。战国时期,“所谓”由名词性结构演变为词,主要用...
关键词:双音词 “所X” 词汇化 语法化 
基于训诂学视角的汉语双音词研究
《中华辞赋》2018年第9期152-153,共2页张健 
本文将简要论述汉语双音词的主要来源,即短语结构、句法变化以及修辞方法的使用,并基于训诂学视角分析汉语双音词的构词方法以及发展趋势。通过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为汉语双音节词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训诂学 汉语双音词 研究 
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从短语降格为双音词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99-103,共5页张晓雨 
汉语双音词发展至今,已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据优势地位。它的产生主要是词汇化的结果,其历史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本文从历时维度探究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短语降格,拟在描写的基础上分析具体双音词的演变过程,例证其衍生方式。
关键词:汉语双音词 衍生方式 短语 词汇化 
关于汉语双音词的偏旁类化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年第7期126-127,共2页肖路 
汉语双音词的偏旁类化具有其必然性。类化了偏旁的双音词不全具有积极作用,有的还有消极作用。应该对类化了偏旁的那些双音词做出全面的统计,从实际效果上区分出两种情况,从中总结出正反两个方面经验,这对于汉语词汇的规范化、联绵词与...
关键词:汉语 双音词 偏旁类化 
双声模式对汉语双音词的语音类化——从“谷蠡”一词谈起
《嘉兴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56-59,共4页陶智 
"谷"在中古时期有三种读音,而在"谷蠡"中音"禄",此词中的"谷"受到了双声模式对其语音演变的影响,使得"谷"最终被后面的"蠡"音同化而由见母变为来母字。在古代汉语双音节词语的语音演变中,这种类推机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某些...
关键词:谷蠡 同化 语音变异 
汉语双音词两音节之间语音异同研究被引量:2
《语文研究》2013年第3期1-7,共7页孙玉文 
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今汉语双音词的定量分析,得出结论:除了叠音词,汉语所有的双音词,包括联绵词、音译外来词、合成词,凡是写成不同汉字的词,每一个词的两音节的读音一般来说都有区别,并对个别例外作出了解释。此外,...
关键词:汉语 双音词 音节 语音异同 
汉语双音词的词汇化来源及双音化的原因讨论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3期56-57,共2页冯桂容 
汉语双音词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短语词汇化、句法结构词汇化和跨层结构词汇化。汉语出现词汇双音化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从语音上说,双音化是汉语韵律词规律的体现;从认知角度来说,是组块的心理过程促进了汉语双音词词汇化。
关键词:双音词 短语 句法 跨层 韵律词 认知 
汉语双音词成词的词法途径被引量:3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81-87,111,共8页李德鹏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语学习策略研究"(HZ2009031)
汉语双音词成词的词法途径就是从词到词,没有经过线性相连的句法结构,主要有3大类:"单音词+单音词"→双音词、"单音词+单音节非词"→双音词、双音词→双音词,第一类主要包括同义并列成词、非同义词直接成词,第二类就是"词根+词缀"成词,...
关键词:双音词 成词途径 词法 适用度 
汉语双音词判定的语法意义标准被引量:6
《学术探索》2010年第3期141-144,共4页李德鹏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语学习策略研究"(HZ2009031)
目前学术界区分汉语双音词和双音节非词成分的标准主要有意义标准、结构标准、修辞标准等五种,文章在分析以上标准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判定标准——语法意义标准,并进行了事实和理论验证。
关键词:双音词 语法意义标准 事实验证 逻辑验证 
汉语双音词羡余现象分析被引量:8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12-115,共4页潘先军 
羡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汉语在词汇、句法、篇章等各个层面大量存在羡余现象。通过对汉语词汇中的最基本元素——双音词的羡余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可以将羡余成分的界限作出大致的划分,排除几种貌似羡余的情形。双音词两个词素的羡余性可...
关键词:羡余 双音词 语言机制 词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