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不起诉

作品数:17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崔杨张书铭吉冠浩汤啸天张文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政法学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制与社会》《人民检察》《青海检察》《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检察院里有位“好阿吾”
《青海检察》2014年第4期35-36,共2页
杨仕福,男,1986年8月生,广西贵港市人,壮族,2010年10月参加工作,2011年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员。2011年至今从事公诉工作,共主办、参办各类刑事案件53件69人,其中审查起诉未检案件7件10人,审查后依法提起公诉4件5人,附条件不起诉1...
关键词:检察院 刑事案件 审查起诉 附条件不起诉 2010年 和解不起诉 公诉工作 提起公诉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被引量:12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22-29,共8页程晓璐 
新刑诉法规定的附条件不起诉的严格的适用条件是对过去相对不起诉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被普遍异化甚至滥用的立法规制。然而,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附条件不起诉程序繁琐、同案均衡处理的顾虑、未成年人轻罪前科封存制度的冲击、和解不起...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暂缓起诉 相对不起诉 和解不起诉 社会支持体系 
刑事和解之后……
《公诉人》2013年第11期39-39,共1页吴家文 
自今年6月4日,广西桂平市检察院对蒋晨光伤害案作出刑事和解不起诉后(本刊今年第6期曾作报道).为了保证不起诉决定能够真正达到缓解社会矛盾的最终目的,实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该案的承办检察官时常对当事人双方进行电话...
关键词:刑事和解 不起诉决定 和解不起诉 当事人 社会矛盾 社会效果 法律效果 电话回访 
刑事和解不起诉的听证程序研究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3年第11期57-58,共2页谭晔 
本文以刑事和解不起诉的听证程序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探讨刑事和解不起诉听证程序的基本框架和操作规程,以期为完善刑事和解不起诉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刑事和解 和解不起诉 听证程序 
限制和解不起诉裁量权的另一种思路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04-113,共10页吉冠浩 
《刑事诉讼法》修改实施后,我国检察机关新增和解不起诉裁量权,这为检察权滥用留下了滋生空间。尽管刑诉法及司法解释试图限制检察官这一裁量权,但其滥用之潜在危害仍然存在。传统法学理论提出了种种对策,但均因大而不当存在缺陷。基于...
关键词:刑事和解 和解不起诉 检察裁量权 限权模式 
检察官裁量权制衡模式——以和解不起诉案件为切入的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50-58,共9页吉冠浩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我国检察机关新增"和解不起诉"裁量权,这为检察官权力的不规范使用留下了可能空间。法律对该裁量权的规范具有局限性,现行和解不起诉制度仍存在隐患。基于此,我国各地司法实践部门自生自发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
关键词:和解不起诉 检察官裁量权 制衡模式 
轻微犯罪不起诉与起诉的适用探究被引量:1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8-12,共5页高益民 朱玉光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轻微犯罪在原先酌定不起诉的基础上,增加了"附条件不起诉"、"和解不起诉",扩大了轻微犯罪不起诉的范围。在不起诉、起诉的适用及处理二者关系的过程中,司法实务凸显了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拟...
关键词:酌定不起诉 轻微犯罪 《刑事诉讼法》 附条件不起诉 犯罪情节轻微 和解不起诉 司法实务 刑事处罚 
刑事和解,让他们重获新生被引量:1
《法制与经济》2012年第23期39-39,共1页陈海松 吕孟堃 
“事实证明,正确适用刑事和解,可以促进和谐。”陆川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徐英杰认为,目前该院按照制定的轻微刑事案件刑事和解不起诉办案规程,努力做到了“两减少、两扩大”:对初犯、偶犯、未成年犯、老年犯中一些罪行轻微的人员,依...
关键词:刑事和解 新生 轻微刑事案件 非监禁刑 和解不起诉 事实证明 副检察长 未成年犯 
刑事和解不起诉的问题与思考——以和解不起诉之实证分析为视角
《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15期47-50,共4页彭小明 
地处珠海经济特区的香洲区检察院(下称我院),积极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2006年至2009年,共运用刑事和解机制不起诉72件88人,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和解不起诉 刑事和解 实证分析 珠海经济特区 社会矛盾纠纷 2009年 检察院 香洲区 
论和解不起诉及其制度构建被引量:1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2期57-62,共6页张书铭 
在传统刑事诉讼程序中,加害人与被害人只能被动参加诉讼,很难寻求和解。近些年我国刑诉法关注更多的是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障,而忽视了被害人的主体地位。和解不起诉则是在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对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一种探索与开拓...
关键词:刑事和解 不起诉 理性认识 制度构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