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

作品数:2177被引量:31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海宏萧宗六吕珍珍杜红波张豫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咬文嚼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何必“慑取”精气神
《咬文嚼字》2017年第2期16-16,共1页王建群 
2016年第7期《杂文月刊》(上)载《“杜甫”们忙:甚》一文,文中说:“高端的属‘凤毛麟角’慑取你大作之‘精气神’敷衍成篇成剧……”此处“慑取”应是“摄取”之误。
关键词:精气神 《杂文月刊》 语言 汉语词汇 
何必阉人来助阵
《咬文嚼字》2015年第6期23-23,共1页凌叟 
2015年3月13日《中国楹联报》第2版《览胜观山赏对联》一文首段写道:“高州观山乃粤西名山,是广东历史上著名的人文景点,东临鉴江,南对南宫岭,……历来为不少文人骚客乃至宦官、政要所青睐。”何谓“宦官”?《现代汉语词典》日:“君...
关键词:中国楹联报 现代汉语词典 文人骚客 鉴江 令人 
何必舍简取繁
《咬文嚼字》2006年第4期36-37,共2页张志达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媒体上在提及苏联时,有时称"苏联",有时称"前苏联"。你认为这个"前"字该不该加?
关键词:“前苏联” 历史朝代 “前” 空间方位 现代汉语 
何必厚此薄彼
《咬文嚼字》2005年第7期39-39,共1页陈明学 
竖着大拇指夸奖某人,有人说"跷"着大拇指,也有人说"翘"着大拇指。到底是"跷"还是"翘"?
关键词:《说文解字》 本义 竖着 词语组合 顾野王 古汉语字典 音近义通 庄子 玉篇 同源词 
何必走回头路
《咬文嚼字》2003年第7期41-41,共1页解志雄 
韩非子关于“想象”的解说,生动有趣,有如寓言,因而屡被引用,连上一世纪50年代日本大修馆出版的《大汉和辞典》,也曾用作书证,可见影响之广。
关键词:“想象” 汉和辞典 段玉裁 “象” 《说文解字》 生动有趣 韩非子 《周易》 50年代 作象 
何必多拐道弯
《咬文嚼字》2002年第10期38-38,共1页吴早先 
关键词:语言学家 病态现象 引申 现实生活 词义 写作 字形 构词 形象 广大人民群众 
美丽何必针砭
《咬文嚼字》2001年第2期14-14,共1页伍未 
《扎耳朵眼儿》:“耳环是要根据不同的服装来配戴的……
关键词:耳朵眼 服装 金属针 误写 作动 逻辑 
既已“完璧”何必“全部”
《咬文嚼字》2000年第9期29-29,共1页高建国 
2000年2月23日《郑州晚报》有一篇报道警方两小时破获抢劫巨款案的消息,文末写道:“至此,10万元现金全部完璧归赵。”“完璧归赵”这个成语可谓尽人皆知,它的含义就是“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前边再加上“全部”,实属叠床架屋。该...
关键词:现金 货币 
教师节何必称“第×”
《咬文嚼字》2000年第3期6-6,共1页赵贤德 
每年教师节时,各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大量宣传报道优秀教师的事迹,这本无可厚非,这是尊重教师,提高教师地位的表现。不过每每看到听到“第×个教师节”时,我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如《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11日:“今天全国各地的学校...
关键词:散文 杂文 当代 
何必“品学兼优”
《咬文嚼字》2000年第3期4-4,共1页南北 
“近日,解放军驻无锡某部研究所第四团总支的20多名团员官兵,专程来到……希望小学,将价值4000余元的学习用品捐赠给该校50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读一份教育类报纸的时候,不经意之间,“品学兼优”这样的文字又一次跃入了笔者的眼帘。
关键词:散文 杂文 当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