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株距

作品数:170被引量:23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名涛夏慧廖宜涛孙松林舒彩霞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研究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选配及行株距搭配分析
《河北农机》2024年第1期115-117,共3页李万行 赵丽梅 聂根荣 
为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选配及行株距搭配影响,文章以广西百色地区田间试验为例,选定了适应当地气候的大豆品种“皖黄506”和玉米品种“青青700”,设置了对照组(大豆行距50cm,大豆株距20cm;玉米行距80cm,玉米株距30cm)、紧密种...
关键词:大豆玉米 行株距搭配 生长指标 蛋白质含量 
杂交粳稻申优28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制种技术研究被引量:2
《中国稻米》2023年第6期103-106,共4页程灿 曹黎明 朱建华 况慧云 王在满 牛付安 周继华 储黄伟 张安鹏 邓宏中 罗忠永 张克红 孙滨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农业领域项目(21N51900900);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沪农科产字(2023)第3号);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
申优28是以BT型不育系申21A与恢复系申恢26-2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8制种时,通过调节双亲的生长发育,确保了父母本花期高度相遇。研究了父母本均机插条件下不同父母本行比及母本株距对申优28制种产量的影响,以及在父本机...
关键词:杂交粳稻 申优28 父本机插-母本机直播一体机 全程机械化 行株距 制种 产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选配及行株距搭配研究被引量:3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年第10期35-37,共3页杨义法 
采用“6行大豆+4行玉米”和“4行大豆+2行玉米”2种模式,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行株距搭配、品种搭配技术的试验。研究得出:“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下,玉米品种MC121,行距60 cm,大豆品种皖豆37,行距30 cm的组合下经济效益最佳;...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模式 品种配置组合 
栽植行株距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年第9期45-47,共3页张增利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东营市东营区研究了不同栽植行株距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栽植行株距会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造成影响,在玉米行株距为68.0 cm×21.8 cm时,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及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是...
关键词:栽植行距 玉米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影响 
行株距对稻鳖共作模式水稻和中华鳖生长形态及综合效益的影响被引量:3
《淡水渔业》2022年第2期105-112,共8页吴本丽 黄龙 张烨 陈静 奚业文 何吉祥 吴仓仓 陈夏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300904-4);合肥市农业首席专家工作室(202007);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2021YL028)。
为优化稻鳖共作模式提供参考,本实验选择适宜稻鳖共作的籼稻丰两优香1号(FLY1)和粳稻香软粳2728(XR2728),在穴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设置4组不同行株距的稻鳖共作组和仅种植水稻的对照组,并监测当地常规种植模式产量和效益。按照525 kg/hm^...
关键词:稻鳖共作 行株距 产量 效益 形态适应 
行株距对夏大豆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山西农业科学》2022年第3期364-370,共7页李长红 
驻马店市重大科技专项(Z2019-0207)。
为明确等行距及宽窄行不同行株距变化对夏大豆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郑1307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取田间试验方法,在同一密度18.0万株/hm2条件下,研究3个等行距处理(行距30 cm、株距18.4 cm(T1),行距40 cm、株距13.8 ...
关键词:夏大豆 行株距 干物质积累 光合特性 产量性状 
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形态特征及光合特性对行株距变化的响应被引量:8
《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6期53-59,共7页许海涛 冯晓曦 许波 张军刚 郭海斌 王成业 
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建设项目(编号:Z2019-02-04)。
在相同密度7.5×10^(4)株/hm^(2)条件下,设置5个行株距处理:T1:行距50 cm,株距26.6 cm;T2:行距55 cm,株距24.2 cm;T3:行距60 cm,株距22.2 cm;T4:株距65 cm,株距20.5 cm;T5:行距70 cm,株距19.0 cm,研究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形态特征及光合...
关键词:玉米 干物质生产 形态特征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相对含量 净光合速率 
北京延庆苹果树整形修剪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1年第9期38-39,共2页刘鑫 
苹果是北京延庆地区的主栽树种,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栽植方式从乔化密植逐渐向矮砧密植转变,行株距多采用4米×3米、5米×3米,但大部分的果园还采用主干疏散分层整形。随着树龄的增长,果农在整形修剪方...
关键词:整形修剪 主栽树种 栽植方式 苹果树 矮砧密植 北京延庆 乔化密植 行株距 
行株距配置对水稻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265-271,共7页董立强 高虹 李跃东 李睿 商文奇 姚继攀 马亮 隋国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708-A01);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MS-203)。
合理行株距配置能调节水稻群体微环境,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是水稻高产栽培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技术。为探索不同行、株距配置群体结构及光合性能对产量构成的调控作用,构建合理行株距配置,以辽宁主栽水稻品种辽粳401为试材,研究不同行...
关键词:行株距 群体结构 叶面积指数 光合特性 产量 
基于适应多种机械作业的大蒜行株距调整研究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15期65-67,共3页夏绪乾 
大蒜行株距调整研究旨在为适应大蒜生产机械化、改革种植模式提供依据。研究历经前期"保密度、扩行距、缩株距"的试验失败而重新调整、设计。调整后实施了"保密度、定株距、调行距"试验研究。保持株距统一为10cm不变、等行距20cm、2行...
关键词:大蒜 机械作业 行距 株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