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灌区

作品数:193被引量:53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忠明包兴国张久东杨发荣赵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学研究院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灌水量及种植密度对河西灌区膜下滴灌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中国稻米》2025年第2期76-82,共7页唐文雪 马忠明 薛亮 连彩云 王智琦 罗双龙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1YF5NA145,21ZD4NF 044-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301105)。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灌水量与种植密度对膜下滴灌水稻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确定能够协同提升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灌水量与种植密度组合。采用裂区设计方法,主处理为灌水量,设750.00 mm(W1)、975.00 mm(W2)、1200.00 ...
关键词:膜下滴灌水稻 种植密度 灌水量 耗水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施氮对河西灌区青贮玉米土壤-植株化学计量特征及稳态性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52-160,共9页张建喜 李广 张武清 马维伟 谈燕 陆燕花 王钰煐 
甘肃省高等学校产业支撑项目(2021CYZC-15,2022CYZC-41);甘肃省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2YF7FA116);甘肃省财政专项(GSCZZ 20160909)。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甘肃河西灌区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限制及其循环规律,明确不同施氮处理下青贮玉米植株与土壤间的稳态性特征。[方法]以2022—2023年甘肃省河西灌区4种施氮处理N_(0)(习惯施氮量)、N_(1)(减氮10%)、N_(2)(减氮20%)、N_...
关键词:青贮玉米 施氮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稳态性 
有机生态型废旧基质还田利用对辣椒生长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寒旱农业科学》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吴科生 孙建好 赵建华 李伟绮 杨新强 陈亮之 何旭刚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重点研发计划(2022GAAS13)。
通过探索有机生态型废旧基质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新途径,使河西灌区有机生态型废旧基质得到资源化循环再利用。以辣椒品种美国红为指示作物,在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区研究了有机生态型废旧基质还田对辣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废旧基...
关键词:辣椒 有机生态型废旧基质 还田利用 产量 经济效益 河西灌区 
河西灌区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研究被引量:1
《寒旱农业科学》2024年第11期1032-1036,共5页白波 张立军 蔡子平 牛家瑜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2ZY1QA001);西北中药材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建设项目(2109-000000-20-01-19909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2019GAAS50、2020GAAS122022、GAAS-CGZH13)。
通过对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下板蓝根的生长动态和产量及药用成分的测定,得出河西灌区板蓝根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以指导河西灌区板蓝根生产的科学施肥。以当地板蓝根主栽品种安徽亳州种为试材,开展了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板蓝根 氮磷钾 养分需求 施肥量 河西灌区 
河西灌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复合种植技术探析
《农业机械》2024年第10期68-70,共3页徐奎山 
为加快河西灌区全程机械化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制定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复合种植技术要点,结合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以小麦玉米播种、植保、收获作为关键作业环节,提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复合种植模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全...
关键词:河西灌区 复合种植 小麦-玉米 北斗导航 
河西灌区有机枸杞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河南农业》2024年第18期19-21,共3页邱鑫 鲁延芳 
工作人员通过对河西灌区枸杞病害的深入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系统地阐述了枸杞黑果病(又称炭疽病)、根腐病、灰斑病和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结果显示,这4种病害在河西灌区的枸杞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对枸杞的产量...
关键词:为害症状 灰斑病 白粉病 根腐病 河西灌区 综合防治技术 炭疽病 有机枸杞 
河西灌区早酥红梨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应用
《农业与技术》2024年第15期99-103,共5页冯军仁 许娟 李晓斐 李玮涵 占玉芳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2CX8NG178)。
通过对早酥红梨园开展配方施肥与重施微生物菌肥、优质有机肥,严格疏花疏果与套袋等提质增效技术,大幅度提高梨果品质、产量及产值。该试验设置了9个氮、磷、钾、微生物菌肥、有机肥的配比施肥处理,3个疏果套袋处理,测试单果重、可溶性...
关键词:早酥红梨 提质增效 关键技术 集成应用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4年第4期167-177,209,共12页连晓荣 何海军 李永生 周文期 王晓娟 杨彦忠 刘忠祥 张彦军 周玉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60511,32260473,32160490);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2021-DFZD-21-3);甘肃省重大专项(21ZD11NA005,21ZD10NF00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0JR5A110)。
以6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20—2021年在河西走廊灌区不同地区开展试验,研究覆膜和露地两种种植模式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光合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两年参试品种在覆膜条件下的株高较露地种植提高3...
关键词:种植模式 玉米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河西灌区 
不同改良剂对河西灌区盐碱地土壤肥力状况的改良效应被引量: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086-1098,共13页姜雪 郭丽琢 牛济军 高玉红 剡斌 陈震 卢培娜 李晓瑾 马敬 陈文涛 何振邦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1ZD4NA023-02)。
【目的】旨在进一步提升盐碱地的生产能力,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探索不同类型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肥力改良效果。【方法】通过田间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不施改良剂为对照(CK),有机肥(T_(1))、粉煤灰(T_(2))、生物炭(T_(3))、糠醛渣...
关键词:河西灌区 盐碱地 改良剂 有机质 氮磷钾养分 土壤肥力 
河西灌区不同农作模式对玉米光合作用、叶片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华北农学报》2024年第3期124-134,共11页姜晓敏 杨彩红 崔文强 田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1062);甘肃农业大学青年导师基金项目(GAU-QDFC-2021-12)。
探究不同农作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叶片结构及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河西绿洲灌区耕作栽培措施和创建玉米高效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免耕(NT)与传统翻耕(CT)2种耕作方式,小麦玉米间作(W/M)、麦后插播冬油菜玉米轮作(W-G...
关键词:玉米 免耕 间作 光合作用 叶片结构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