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想象

作品数:35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徐美恒季红真徐寅范耀华陈旭光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山西大同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藏研究》《电影新作》《美与时代(美学)(下)》《中国比较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网络文学改编类古装剧的“想象力消费”:现象、本质与反思被引量:3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37-49,共13页陈旭光 杨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3ZD07)。
网络文学改编类古装剧是近年中国剧集生态中的突出现象,此类改编剧降解了主流话语主导下“再现”历史的“正史”表达功能,加强了大众文化语境中影视剧的文化消费功能,尤其体现在“网生代”对历史可“穿越”、拼贴、杂糅、并置的想象上...
关键词:网络文学改编 古装剧 想象力消费 性别想象 网生代 
性别想象与群体尊严:从清末民初秋瑾戏看女性典范之重塑
《艺术评论》2024年第2期66-80,共15页杜翘楚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23M744113);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23QNTS69)的阶段成果。
梳理现存清末民初创作的以秋瑾为主角的传奇杂剧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剧作家倾向从传统修辞中寻求素材,使秋瑾女侠与闺妇的形象融为一体。但因创作主体的性别差异,秋瑾形象得到了全然不同的重塑。借描绘秋瑾之死,女剧作家所作《六月霜》...
关键词:秋瑾戏 传奇杂剧 女性典范 性别 
从“微物”到“唯物”——服饰塑造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
《文艺争鸣》2022年第11期102-106,共5页吴景明 李佳奇 
20世纪是以“现代”自命的世纪,其特点是都市化与世俗化。作为“世俗的细节”,服饰被文学作品用来言说身体经验、性别想象与现代认同,展示现实存在和探究人生究竟,这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服饰是人类重要的文化产物,也是一种特殊...
关键词:性别想象 生存体验 人类生存状态 文学作品 现代认同 都市化 语言符号 现实存在 
《赘婿》与性别爽剧的创作困境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2期114-116,共3页曾红诗 
近年来,影视剧《赘婿》成为当下人们热议的对象,但最终在豆瓣以高开低走的方式结束。这一现象表征了近年来性别爽剧整体出现的问题。符号学家认为所有的文化产品都应当被看做文本。性别主义之间通过社会文化现象与社会文本之间相互建构...
关键词:赘婿 女性主义 性别爽剧 性别想象 父权制度 
小说《血痕花》的域外因素、革命观念和性别想象
《中国比较文学》2021年第3期107-121,共15页陈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女性形象谱系与现代中华文化建构整体研究”(编号:19ZDA27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小说《血痕花》刊登于浙籍留日学生刊物《浙江潮》上,它融合了法国历史、日本人物和中国故事三种要素,及传统戏曲、现代小说两类文体,并在两重嵌套叙事结构中,借一位留法女学生观看的演出内容和脚本,讲述留日学生如何受到法国大革命故...
关键词:《血痕花》 法国大革命 赴日群体 《浙江潮》 性别想象 
媒介生态变革下中国电影明星新兴力量的发展与反思
《电影新作》2021年第3期60-68,共9页王赟姝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电影地域空间的文化身份表达研究(1990-2019)》(项目号19FYSB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网络流媒体平台对传统电影业带来的影响,中国电影明星的运营策略观念、生产运营机制、大众欲望文化想象功能进入了新阶段。首先,以2014年"BAT"等互联网资本进入影视产业为标志,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运营转变为以跨界为核心。其次,包括...
关键词:明星研究 中国电影 媒介变革 性别想象 
“双兔傍地走”视野中的《随园诗话》
《博览群书》2021年第5期111-114,共4页邓斐云 
短评:西方女性主义之于中国古代文学,既可以撞出异质思想的火花,也容易引发水土不服。因为,虽然已知社会性别并不等同于生理性别,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下的社会性别想象,依然有着极为纷繁交错的面相。哪怕就在中国...
关键词:《随园诗话》 中国古代文学 性别想象 生理性别 西方女性主义 社会性别 水土不服 伦理体系 
葛亮小说的性别想象与后殖民反讽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0年第2期201-210,共10页邓瑗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新中国70年江苏海外文脉传承发展研究”、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生活和新世纪南京城市文学形象研究”(2019—YB34)阶段性成果。
葛亮的小说在两性关系的处理上弱化了男性的阳刚气质,又一定程度上将女性塑造为鬼魅般的形象,使其构成了某种隐隐的威胁。这部分来自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以及他在香港回望故乡时对南京形象的深度开掘。在异族叙事的情境里,中国男子的“...
关键词:葛亮 性别 后殖民 《朱雀》 《北鸢》 
游戏角色、玩家体验与性别化代码:游戏研究的性别想象被引量:1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99-105,共7页何祎金 
作为一种数字文化产品,游戏的生产和制作被注入了丰富的社会信息和价值。在美学风格、角色设定、内容叙事和玩法上,游戏蕴含的性别化价值规范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游戏角色、女玩家的游戏体验和性别化代码三个维度,构成了游戏研究中的性...
关键词:性别 游戏角色 玩家体验 代码 游戏研究 
《受益人》:类型杂糅、性别想象与求变之痛被引量:2
《中国电影市场》2019年第12期39-42,共4页许航 
作为导演申奥的处女作,《受益人》可以说是一部精巧、工整的作品,这体现在电影对电影叙事的把控、对镜头语言精巧的运用,以及对黑色幽默设置铺陈的炉火纯青上。然而,虽然电影上映后在口碑和票房上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却似乎和预期存在着...
关键词:黑色喜剧 电影叙事 镜头语言 类型杂糅 受益人 性别想象 黑色幽默 爱情喜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