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会(性质)组织

作品数:1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郭子贤蔡颖廖斌姜敏何秉松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政法论坛》《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制与社会》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缺陷
《知与行》2019年第4期54-59,共6页陈晨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东北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HDYJW201813)
在各种犯罪类型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无疑是比较特殊的一类犯罪,我国刑事立法对此类犯罪的定罪量刑有着明确规定,并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纵然如此,我国刑法第294条依旧在立法语言和立法...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数罪并罚 重复评价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及其斗争策略被引量:1
《法制博览》2018年第15期115-116,共2页朱锦涛 蒲妍莎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演变的回顾,对现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突出特征进行总结归纳。从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建立扫黑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一些构想。
关键词:黑社会 组织 斗争策略 
帮会文化与黑社会(性质)组织关系探析——基于文化犯罪学的考量被引量:3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75-82,共8页汪力 蔡颖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帮会文化对有组织犯罪的影响"(SWU140935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11XFX012)
帮会文化是封建时期帮会特有的文化,其核心是义。义有大义、侠义和义气三层含义,帮会文化主要指义气。义气是指为了帮会中兄弟、集体,可以牺牲自己,也愿意违反法律、道德。帮会文化虽然表面上具有牺牲精神,实际上是联结帮会与成员的利...
关键词:帮会文化 黑社会(性质)组织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文化犯罪学 
论《刑法修正案(八)》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修正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95-98,共4页王鹏祥 
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刑罚结构的调整与相关制度的完善研究"(2010-ZX-098);2007年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研究"(2007007)
为了弥补立法不足,《刑法修正案(八)》对有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进行了修正,明确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使得刑罚配置更为合理,量刑制度更为完善,打击力度更大,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目前立法仍存在着概念缺乏明...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修正内容 立法完善 
犯罪主体视角下涉黑犯罪的特点、成因与对策被引量:3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110-118,共9页姜敏 
西南政法大学校级重大专项科研项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防控机制及法律对策研究"
重庆系列涉黑案表明,涉黑类犯罪的参与主体大多是农民、无业人员、社会其他闲散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从犯罪原因来看,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当前经济体制的转轨、犯罪亚文化的影响、社会对某些方面的控制弱化、社会部分成员思想...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涉黑犯罪 特征 原因 对策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趋向的分析
《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2期89-90,共2页刘天佑 刘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各地有组织犯罪的情况较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由过去的斗气逞强、欺压群众、滋事生非,向霸占市场和资源、牟取暴利、渗透政治体制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方向转化。其涉足多领域大肆攫取经济利益的特征日益明显...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犯罪 现状 趋势 
关于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法构想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549-550,共2页董海峰 常瑜 
目前各国的有组织犯罪的危害都是日趋严重,我国的社会治安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虽然我国97年的刑法对有组织犯罪及其惩罚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快速发展,在打击该犯罪时仍然不能尽如人意,本文具体分析我国《刑...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黑社会(性质) 组织罪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被引量:3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郭子贤 
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人数众多、组织严密、半隐蔽、以暴力、威胁手段来控制了一定的社会区域或行业、以牟取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并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自己的亚文化、向权力部门渗透等特点,而凭借权力庇护和组织暴力在一定社会区域或...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一般特征 本质特征 
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博弈分析
《美中经济评论》2004年第2期12-23,共12页肖力 
犯罪行为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许多着名经济学家都对犯罪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但很少涉及到更高层次的犯罪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这类更复杂、更具危害性的犯罪行为。本文从博弈论的框架...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领导者 博弈模型 预期收入效用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原因论被引量:2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50-56,共7页何秉松 廖斌 
四川省 2 0 0 3年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之"有组织犯罪防控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黑社会 (性质 )组织犯罪的产生和发展 ,既有内在原因 ,也有外部的原因。它是在内部和外部原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社会不平等、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失业、收入差距的悬殊、社会分层的出现等原因是黑社会 (性质 )犯罪组织形成的...
关键词:黑社会组织 犯罪现象 城乡二元结构 失业 社会分层现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