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评论

作品数:266被引量:23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俞晓红高淮生吕启祥罗常华李庆本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虚实书——当代草书创作浅谈
《书画艺术》2024年第5期20-25,共6页王学岭 
若说虚实,历代书论比拟甚丰,直如太一两仪无极,四万八千门径,通明所之,皆一情字。此为发衷之情,非是感恋。情情者,似若章草,情不情者,有如大草。其中回旋婉曲,尽若水。然书草切勿有二,一为滥情,二为殇水。观堂先生曾以“苦”解,释石头...
关键词:《红楼梦评论》 书论 章草 美术类 虚实 草书创作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解脱”说、“悲剧”说新辨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4期178-193,共16页王赫 
受到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思想的启发,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将围绕欲求之本质为中心的人生观和文艺观作为立论根基,论证《红楼梦》具真正的解脱精神和悲剧美学价值。其观点招致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而当中的社会历史意蕴尚未被考量和确认。...
关键词:红楼梦 王国维 叔本华 解脱 悲剧 
中国比较文学的监觞及“格义”“况义”之法
《新华文摘》2024年第11期163-163,共1页纪建勋 
纪建勋在《学术月刊》2024年第1期撰文指出,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严格意义上的一门现代学科之诞生,要追溯到1929年开始在清华大学由吴宓、瑞恰兹、陈寅恪、温德、翟孟生、王文显等陆续开设的“比较文学”系列课程及相关教材的编写。但当今...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 《红楼梦评论》 瑞恰兹 《学术月刊》 孟生 吴宓 现代学科 陈寅恪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晚清红学关系辨析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2期574-588,共15页杜慧敏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是晚清中西文哲的“龙战之野”:以西方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的思辨,清算了晚清红学的种种不足,也呈现了二者关系之接榫处。《红楼梦评论》一方面受到了并不久远的晚清红学传统的熏陶和启发;而另一方面,当时红学版本...
关键词: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 晚清红学 
一代大师王国维
《书摘》2023年第11期34-39,共6页落尘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国学大师,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被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流沙坠简》等。
关键词:《宋元戏曲考》 《红楼梦评论》 《人间词话》 王国维 浙江海宁人 一代大师 陈寅恪 赵元任 
王国维“眩惑”说研究——以《红楼梦评论》为中心
《美化生活》2023年第32期126-128,共3页李丽珊 
现代文论研究的比较文学视野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8-108,共1页冯倾城 
现代文论研究会触及近代部分,比如梁启超、王国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堪称中国现代文论的奠基之作。其《人间词话》,虽然字数很少,研究它的论文数量却很庞大,傅雷称之为开启性灵的一把金钥匙(《傅雷家书》:“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
关键词:《人间词话》 《红楼梦评论》 现代文论 无我之境 《傅雷家书》 西方现代哲学 有我之境 比较文学视野 
《红楼梦》里的果树学(一)——枝繁果则稀
《绿化与生活》2022年第1期50-51,共2页付占芳 周晓然(摄影) 
《红楼梦》是国内外著名的文学巨著,敦庞大雅、博大精深。据了解,仅专门的红学研究机构就有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会,还有北京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等。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红学研究者及其著作有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蔡元培的《红...
关键词:《红楼梦评论》 红学研究 红楼梦学会 文学巨著 诗词曲赋 林冠夫 蔡义江 俞平伯 
论阐释“主体”的诞生——以王国维对“美术”概念的阐释为个案被引量:2
《江淮论坛》2021年第4期30-37,共8页唐卫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文艺思想通史·近代卷”(13JJD750004)。
从作为术语的“美术”来看,经过王国维的阐释和运用之后,消解了外来语这一层隔膜。“美术”作为一个现代概念进入中国学术语境获得了思想的含量。“美术”在王国维的思想结构当中获得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方法论自觉的阐释主体逐步...
关键词:王国维 阐释主体 方法论 美术 《红楼梦评论》 
蓝公武《红楼梦评论》新探
《红楼梦学刊》2021年第4期60-83,共24页杨刘秀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代小说刊印文献汇考与研究”(项目编号:15ZDB07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笔者在东京神保町寻访到的学术类刊物《教育》1906年第1卷第1期中蓝公武发表的《红楼梦评论》为考察对象。根据评点的逻辑,我们不能说蓝氏评点是对海宁王氏思想的生搬硬套,而要挖掘其学术价值,认识到其作为对当时王氏思想的一种...
关键词:红楼梦 熏习力 因缘力 蓝公武 至高之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