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跃明游雪甫张伟新闫桂华陈慧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药物化学杂志》《四川生理科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微波辅助合成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9年第3期218-220,共3页尹戎 宋志春 张志荣 包凯 张为革 程卯生 
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1063223-3-00)
在无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红霉素、碳酸乙撑酯及碳酸钾(物质的量之比为1∶5∶1.5)于溶剂二氧六环中,经微波照射直接合成了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其结构经MS和1H-NMR谱确证。与常规的制备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简便、有效。
关键词:红霉素环11 12-碳酸酯 微波辅助合成 抗菌活性 
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6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年第8期482-487,共6页游雪甫 娄人慧 张伟新 王跃明 闫桂华 陈慧贞 
目的 评价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国产和进口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并与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进行了比...
关键词:红霉素环11 12-碳酸酯 红霉素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地红霉素 阿奇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抗菌活性 
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于小鼠体内的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4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年第8期488-490,共3页游雪甫 张伟新 娄人慧 王跃明 闫桂华 陈慧贞 
目的 评价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小鼠腹腔感染模型 ,观察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口服对临床分离的金葡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的体内疗效 ,并与罗红霉素、红霉素进行比较。结果 红霉素环 11,1...
关键词:红霉素环11 12-碳酸酯 红霉素 罗红霉素 半数有效剂量 
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与罗红霉素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评价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年第4期235-239,共5页谭伟 侯杰 陈旭岩 陈亦芳 张慧琳 
目的 评价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治疗呼吸系统和皮肤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化、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设计 ,选用罗红霉素作对照药。试验药 :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片剂 ,2 5 0~ 5 0 0mg/次 ,每日 2次...
关键词:红霉素环11 12-碳酸酯 罗红霉素 细菌性感染 临床试验 治疗 细菌学评价 
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与罗红霉素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3年第3期138-139,共2页张慧琳 侯杰 谭伟 吕晓菊 李德天 高和 
关键词:红霉素环11 12-碳酸酯 罗红霉素 衍生物 不良反应 抗生素 
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与罗红霉素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年第3期164-167,共4页吕晓菊 俞汝佳 高燕渝 张谊之 冯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研究课题(批准号 2 0 0 0 XL0 2 93)
目的 评价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治疗呼吸系统和皮肤软组织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罗红霉素为对照 ,进行多中心、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片 2 5 0~5 0 0mg/次 ,每日 2次 ,口服 ,疗程 5...
关键词:红霉素环11 12-碳酸酯 罗红霉素 细菌性感染 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 有效性 安全性 
单次口服国产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片剂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年第4期277-280,共4页孙培红 周颖 崔一民 赵侠 刘玉旺 赵东方 孙忠民 
目的:通过对健康志愿者口服国产红霉素环酯片剂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国产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片剂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拉丁方设计三种单剂量口服国产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片剂(250,500,750mg),...
关键词:片剂 红霉素环11 12-碳酸酯 药代动力学 微生物法 血药浓度 
多剂量口服国产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片剂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年第4期281-284,共4页周颖 赵侠 孙培红 崔一民 刘玉旺 赵东方 孙忠民 
目的:通过对健康志愿者连续服用国产红霉素环酯片剂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国产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片剂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多剂量口服国产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片剂500mg,12h一次,共服8d,用微生物法...
关键词:片剂 红霉素环11 12-碳酸酯 多剂量口服 药代动力学 微生物法 血药浓度 
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的合成研究被引量:3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1年第4期248-249,253,共3页宋丹青 高丽梅 张致平 于顺庭 齐晶 王光辉 
以红霉素 A为原料 ,与环状碳酸酯一步反应得到了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 ,其体内外抗菌活性均强于母体抗生素 -红霉素。由于分子内氢键的存在 ,使之以
关键词:红霉素环11 12-碳酸酯 红霉素A 互变异构体 合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