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坡地

作品数:189被引量:1788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小立左长清王兆骞王凯荣杨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农业科学—林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红壤坡地栽植日本野漆树施用石灰效应试验被引量:3
《经济林研究》2018年第3期25-31,共7页谢庭生 谢树春 赵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41271192);湖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T4013)
为给日本野漆树适栽土壤条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栽植日本野漆树的红壤坡地上,就石灰的不同施用量对日本野漆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开展了小区试验,定期观测了日本野漆树的成活率、保存率、物候期、生长速度、病虫害情况、漆籽产量与...
关键词:日本野漆树 板页岩红壤坡地 施用石灰 效应 
红壤坡地泡桐林地表径流和养分流失研究被引量:11
《湖南林业科技》2011年第2期21-25,共5页李恩尧 彭佩钦 吴建平 侯红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8SX11);泡桐大径材速生丰产林养分定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BAD24B05)
在红壤坡地泡桐林地设置3个不同处理研究施肥对地表径流和养分流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林下植被覆盖能有效的降低红壤坡地产流、产沙量以及氮、磷流失量;氮的流失主要以径流水溶性氮为主,磷的流失则是以泥沙携带为主;林地施肥增加了...
关键词:红壤坡地 泡桐林地 施肥 地表径流 氮流失 磷流失 
红壤坡地自然恢复生态系统黄檀叶片蒸腾特性与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被引量:2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陈新芳 陈喜 任立良 张丹蓉 关保华 郑建伟 
教育部重大项目(308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9509051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6CB40050X)
为了揭示红壤坡地自然恢复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循环的生理生态机制,采用Licor-6400(LICOR Lincoln USA)便携式光合仪对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自然恢复生态系统中重要树种黄檀不同部位叶片的蒸腾速率以及主要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黄檀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生理生态因子 
红壤坡地土壤水分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16
《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2期297-302,共6页王晓燕 陈洪松 王克林 傅伟 谢小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01200220055413);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
基于时间序列法,分析了2002—2004年3—9月茶园和农作区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与降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降雨为不相关序列,而不同深度(10、30、50、70和90cm)土壤含水量有高度自相关性,为自相关序列,相关时间域为30~45d.降雨和...
关键词:红壤 土壤水分 降雨 时间序列分析 
野葛及百喜草对红壤坡地水土保持及土壤改良的效应被引量:17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第4期191-193,共3页范淑英 吴才君 曲雪艳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30047)资助
试验研究红壤坡地野葛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横峰野葛和百喜草可有效增大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和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N、P、K含量,减少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效果明显,且野葛综合效果优于...
关键词:红壤坡地 野葛 百喜草 水土保持 改良土壤 土壤改良效应 土壤持水量 土壤孔隙度 土壤pH值 土壤侵蚀量 
天然降雨对红壤坡地侵蚀的影响被引量:30
《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第2期1-4,32,共5页左长清 马良 
江西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监控指标体系"(编号 :9845)
通过气象观测站与标准径流小区的试验观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江西省红壤坡地的天然降雨特征。主要内容包括与土壤流失关系密切的降雨量(P)、降雨强度(I)等降雨特征参数的等级划分和时间分配规律;确定了江西红壤坡地侵蚀性降雨标准;确立了...
关键词:坡地侵蚀 天然降雨 侵蚀性降雨标准 红壤坡地 分配特征 水土流失 气象观测站 降雨侵蚀力 试验观测 径流小区 降雨特征 土壤流失 分配规律 等级划分 特征参数 降雨强度 借鉴意义 发生演变 动力来源 江西省 降雨量 最佳 R值 
广东鹤山赤红壤坡地林茶利用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
《热带地理》2001年第2期99-103,共5页段舜山 章家恩 蔡昆争 徐宁 
国家"九五"攻关专题 ( 96-0 0 4-0 3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9770 13 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980 14 5 );广东省高校博
野外观测试验于 1997年在广东省鹤山茶叶科技研究所的赤红壤坡地上进行。试验设计了人工林下地表覆盖 (A)、人工林下地表裸露 (B)、等高梯田种植茶树 (C)和等高梯田裸地对照 (CK) 4个处理 ,采用自制的径流收集器分别测定了各处理 4场降...
关键词:赤红壤 坡地 林茶利用模式 水土保持 广东 径流系数 水土流失 侵蚀量 
低丘红壤坡地人工林的经济生态效益被引量:4
《浙江农业学报》1995年第3期234-237,共4页柴锡周 傅庆林 罗永进 
在低丘红壤上,自然植被破坏殆尽,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粘重板结,伏秋高温干旱,恢复植被困难.采用50×50cm的沟状整地,可加深活土层的厚度,提高土壤的蓄水、透气和抗旱能力,防止容器效应,使造林成活率从过去的40%提高到97.3%...
关键词:低丘 红壤 人工林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