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动态图像

作品数:9被引量:4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李卓石诺施蕊刘莞尔李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航空兵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激光与红外》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基于MEMS的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被引量:5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年第2期59-63,共5页施蕊 徐畅 徐锐 石诺 杨扬 钱丽勋 王欣 李卓 
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利用热传导方程,建立了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膜的理论模型;介绍了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膜制作的工艺流程,制作了一张像元数为512×512、像元尺寸为35μm的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膜。...
关键词:红外动态图像生成 微机电系统 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膜 仿真 
低温背景红外动态图像转换技术被引量:2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第S2期796-797,共2页康为民 张学如 
空间是高技术战争的制高点。近年来,空间作战中使用的红外成像制导武器因阴冷的宇宙空间和高真空的环境条件而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空间精确制导武器研究的热点之一。用于空间的红外成像制导武器性能的测试与评估,由于费用高、周期长以...
关键词:低温背景 红外图像产生 半实物仿真 
基于DMD的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被引量:8
《激光与红外》2008年第4期338-341,共4页蔡建荣 严高师 刘昌松 刘莞尔 
介绍了一种基于DMD的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可以便捷、快速地生成在各种地域各种环境下的红外图像,逼真地反映导引系统入瞳处红外辐射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用此图像来测试评估导引系统,就可以得到全面的性能指标,对导引系统的改进提供数...
关键词:DMD 图像生成 成像制导 
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被引量:12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第4期388-391,共4页李卓 
国防预研基金资助项目(CM9105)
利用热传导方程,从理论上探讨了基于光纤面阵红外图像生成的机制,分析了光纤端面吸收膜表面处红外辐射的时间常数随吸收膜材料的发射率、光纤材料热传导系数、光纤材料比定压热容、光纤材料密度,以及激发光的功率和脉宽的变化规律。提...
关键词:红外图像生成 仿真 光纤面阵 
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概念研究被引量:6
《光学技术》2006年第z1期525-527,共3页李平 李卓 
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为了描述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的特性,通常采用如光源类型、光谱波段、阵列规模、空间分辨率、填充因子、时间常数、帧频、闪烁、温度范围、串扰、均匀性、发射率、辐射对比度、...
关键词:红外动态图像生成 成像仿真 转换器 
红外动态图像投影系统设计
《光学技术》2005年第6期809-810,共2页王敬苗 李卓 
提出了一种二维大视场红外动态图像投影系统的结构设计。采用一个X_Z平移台和一个二维摆镜实现了红外图像的投影。结果是,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视场角可达到±30°,系统的瞬时空间分辨率为5对线/mm,瞬时投射视场角为3.3°,角精度在1′以...
关键词:红外动态图像 投影系统 结构设计 
可见光/红外动态图像转换薄膜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3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473-476,共4页李卓 
国家部委预研项目(039105)
研究一种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薄膜.从理论上分析转换薄膜工作的物理机制,并给出热传导方程的解及影响薄膜时间特性和空间分辨力的因素.提出周期结构薄膜方案,以提高转换器的空间分辨力.对薄膜型转换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测得的薄膜型...
关键词:红外图像生成 金属黑 转换薄膜 周期结构 
基于MOS—电阻阵列的红外动态图像生成系统被引量:10
《测控技术》1996年第5期55-57,共3页吴永刚 崔彬 吴根水 吕俊杰 
概述了所研制的红外动态图像生成系统的总体性能并着重分析了各子系统的功能及设计原理。指出了系统的不足及今后需改进的目标。
关键词:红外成像 红外动态图像 图像生成系统 
一种高性能MOS-电阻阵列红外动态图像生成系统
《航空兵器》1992年第2期26-30,共5页吴永刚 
近十多年来,由于各国纷纷对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系统、空间监视系统等进行研究和发展,需要一种在实验室内进行验证和评估所设计的新红外探测系统性能的方法和手段,以避免那种耗资费时而复杂的外场试验。这种方法在国外常称为“硬设备在回...
关键词:红外动态图像 图象生成系统 制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