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骚扰案件

作品数:22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骆东平赵华明徐晓光刘春玲张庆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女子学院三峡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人物》《劳动者》《东北之窗》《兰州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性骚扰案件证据认定之实证分析——以海峡两岸的两起案件为例被引量:1
《三峡论坛》2011年第6期104-108,149,共5页骆东平 谭彬 
骆东平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性骚扰纠纷解决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基金号(08CFX045)
在性骚扰案件中,难以收集到有效证据的问题一度被认为是妥当解决这类争议的最大障碍。通过对海峡两岸法院就两起性骚扰案件的审理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人们的这种"共识"实际上只反应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我国大...
关键词:性骚扰 证据认定 经验法则 性别平等 
论专家意见在性骚扰案件中运用的美国经验与借鉴
《兰州学刊》2011年第5期95-98,共4页骆东平 
国家社科基金"性骚扰纠纷解决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性成果。(项目编号:08CFX045)
为了缓解性骚扰案件的举证困难问题,不少国家在性骚扰案件的审理中采信专家意见,专家证人依据心理学或精神医学的专业知识提供意见,专家意见对于法官通过正确的认知性刻板印象、合理女性对于性骚扰的反应、受害人为何不愿意报案等问题...
关键词:性骚扰 专家意见 性刻板印象 
论品格证据在性骚扰案件中的运用被引量:3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83-87,共5页骆东平 
国家社科基金(08CFX045)
美国、新西兰的立法与司法实践认为,在性骚扰案件中,加害人的品格证据具有关联性与可采性。对于受害人性方面的品格证据,美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在运用时采取了有条件的采用态度;而新西兰则明确规定受害人性方面的品格证据不具备可采性...
关键词:性骚扰 品格证据 二次伤害 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