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双态

作品数:7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左明雪曾少举张信文陈小麟张驰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Current Zoology》《神经解剖学杂志》《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计算机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铁磁性双态自旋系统配分函数的可近似性被引量:2
《计算机科学》2020年第5期22-26,共5页邱国良 张驰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NSFC61902241)。
双态自旋系统是统计物理学在处理互作用粒子系统时所建立的简化模型,计算该系统的配分函数(partition function)在统计物理及计算机科学中均有重要意义。对于一般的系统,配分函数的精确计算已被证明是#P难的,但其是否能被高效地近似计...
关键词:铁磁双态自旋系统配分函数 近似计数 取样 
黄嘴白鹭初雏性比与窝卵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4期510-514,共5页雷威 林清贤 陈小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6113,31272333);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110200);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10Y2007)
采用性别鉴定分子技术研究易危物种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的初雏性别比例(性比),探讨晚成鸟初雏性比与窝卵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在种群水平上,黄嘴白鹭初雏性比没有显著的雌雄偏向(47.37%雄性,p=0.37);平均窝卵数为3.71±0.09(n=10...
关键词:初雏性比 窝卵数 黄嘴白鹭 性双态 鹭科鸟类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寻找调控白腰纹鸟前脑发声控制神经核RA性双态性发育的基因(英文)
《动物学报》2005年第1期149-155,共7页包春莹 曾蕾 孙颖郁 林永达 彭卫民 张信文 曾少举 左明雪 
ThisresearchwasfundedbythegrantsfromNSFC (No 3 0 2 70 44 9andNo 3 0 3 70 196)toZUOMing Xue
鸣禽的发声行为及其前脑发声控制核团存在显著的性双态性 ,这种性双态性是在发育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鸣禽白腰纹鸟 35日龄 (P35 )前 ,雌、雄鸟前脑发声控制神经核RA (Robustnucleusofarcopallium)不存在性别差异 ;到 4 5日龄 (P4 5 )...
关键词:RA 前脑 神经核 性发育 细胞凋亡 实验 基因 雌性 雄性 鸣禽 
黄雀发声核团与部分听觉中枢内P物质的分布和性双态比较被引量:5
《实验生物学报》2003年第4期283-288,共6页张信文 曾少举 左明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9960014;39870097;30060027);教育部;海南省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在雌雄黄雀发声控制核团和听觉中枢内的分布,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SP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并作雌雄比较。结果如下:1.在发声学习中枢嗅叶X区有大量的SP阳性神经末梢和一些神经细胞。2.在发声控...
关键词:黄雀 发声核团 听觉中枢 P物质 性双态 免疫组织化学 呜叫行为 
鸣禽白腰文鸟前脑古纹状体粗核性双态发育的神经机制被引量:8
《动物学报》2001年第5期535-541,T001,共8页曾少举 张信文 左明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9870 0 97;No.39960 0 14 )~~
对鸣禽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发声控制核团古纹状体粗核 (robustnucleusofarchistriatum ,RA)的性双态分化过程进行了组织学研究 ,并应用双向神经示踪剂 (biotinylateddextranamine ,BDA) ,追踪新纹状体外侧巨细胞核 (lateralnucle...
关键词:白腰文鸟 发声核团 性双态 神经示踪 细胞凋亡 发声行为 前脑 神经机制 鸣禽 乌类 
雌性白腰文鸟发声调控核团的神经联系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年第2期166-170,T028,共6页曾少举 左明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3 9870 0 97)资助项目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示踪方法 ,对脑啡肽在雌雄鸣禽白腰文鸟脑中发声调控核团中的分布差异 ,以及雌性白腰文鸟发声调控核团—古纹状体栎核的神经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雌雄白腰文鸟端脑发声调控核团上纹状体腹尾侧核、古纹...
关键词:脑啡肽 神经联系 发声调控核团 性双态 鸣禽 鸣叫行为 
金定鸭的性双态分化和性行为发育
《家畜生态》1994年第3期8-12,共5页陈小麟 范越 
金定鸭的外型分化,受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双重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依羽域在适应水域环境的重要性,雌雄金定鸭的正羽都按共同的羽域顺序陆续更换生长;与此同时,一日龄外型相同的异性雏鸭,逐渐表现出性双态,包括喙色、羽色、声...
关键词:性双态 性行为 发育 金定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