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血型抗原

作品数:36被引量:8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姬艳丽罗广平张润青王贞骆宏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血液中心上海市血液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苏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柳州医学》《中国输血杂志》《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细胞血型抗原拓展匹配适用范围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3
《临床输血与检验》2024年第3期289-298,共10页红细胞血型抗原拓展匹配适用范围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李小飞 马春娅 蔡晓红 于洋 向东 许先国 
红细胞同种抗体会增加交叉配血的难度,导致患者红细胞输注延迟,甚至发生输注无效或急性溶血反应。红细胞同种抗体的产生概率大约在0.38%~2.38%,一些需要长期输血的患者(包括血液病等)抗体产生概率则更高,极大地增加了筛选到相合血液的...
关键词:红细胞 血型抗原 拓展匹配 输血 专家共识 
56℃孵育30min处理全血样本对红细胞血型抗原及血清抗体影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2期0189-0192,共4页刘娜 刘毅 刘焕焕 郭伟 
衡水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014081Z)。
探讨56℃孵育30min处理全血样本对红细胞血型抗原凝集强度及其抗体效价的影响,以降低传染风险,提高生物安全系数。方法 随机抽取衡水地区2022年6月-2023年1月期间共756例,其中来自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200人份及来站检测的疑难血型鉴定及...
关键词:56 ℃孵育 ABO血型抗原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意外抗体 
血清学结合基因检测对1例Bx亚型的鉴定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3年第1期86-88,共3页孙岩 王晓宁 刘冰 钟靖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计划项目资助(202211003190)。
截至目前,共有376个人类红细胞血型抗原被国际输血协会(ISBT)认定,其中有345个抗原属于总数为43种的红细胞血型系统(www.isbtweb.org)。每个血型系统表现为一个单基因或相关区域两个至三个紧密连锁基因构成的基因簇,在它们之间很少或几...
关键词:临床输血 ABO血型系统 输血前 ABO亚型 红细胞血型抗原 BX亚型 基因检测 血清学 
红细胞血型抗原的同种免疫被引量:4
《临床输血与检验》2022年第1期1-5,103,共6页朱自严 
虽然产生血型抗原同种免疫应答的首要因素是输入不相合抗原的免疫能力,但并非所有抗原不相合的输血都能诱导出血型同种抗体。每位患者都具有一组独特的基因,并处于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疾病状态。特定的HLA-Ⅱ分子表达可能对患者是否产生应...
关键词:血型抗原 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 
红细胞血型抗原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2
《临床血液学杂志》2021年第2期135-144,共10页张黎雯 李树中(审校) 田丰 李凌波 李中华 
2019年10月国际输血协会(ISBT)公布了3个新的红细胞系统抗原,更新后红细胞血型系统已经达到39个,系统抗原数目达到330个。3个新发现的系统抗原是Kanno抗原(编号037)、SID抗原(编号038)、Ctl2抗原(编号039)。本文就红细胞血型抗原的最新...
关键词:系统抗原 系列抗原 集合抗原 基因位点 
56℃水浴灭活处理对红细胞血型抗原影响的研究
《临床输血与检验》2020年第5期466-469,共4页赵俸涌 郭忠慧 李勤 杨启修 朱自严 
上海市卫计委青年课题(No.20184Y0281);中国输血协会威高基金项目(No.CSBT-WG-2019-08)资助。
目的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破坏微生物使其丧失生物学活性,但不损害其重要抗原的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输血前血型鉴定试验需将血样经56℃水浴30分钟灭活后再进行,本研究旨在发现灭活过程对红细胞血型抗原检测的影响...
关键词:56℃水浴灭活 红细胞膜蛋白 稳定性 抗原检测 
产生抗D的DVI type 3型孕妇免疫血清学和RHD基因型分析被引量:4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年第6期1810-1814,共5页梁倩妮 廖志坚 张润青 姬艳丽 罗广平 黎美娜 
目的:对部分D表型孕妇进行免疫血清学和RHD基因型分析。方法: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孕妇RhD血型,并进行血型特异性抗体筛查和鉴定;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鉴...
关键词:DVI TYPE 3型 RHD血型 红细胞血型抗原 
新生儿脐带血ABO正反血型鉴定必要性分析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7年第9期51-52,共2页邵宁宁 张志峰 
国内外研究一直认为, 新生儿血清中ABO抗体(IgM) 在出生3~5个月后开始形成, 5~6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脐带血中不存在血型抗体, 在脐带血血型鉴定中, 只能依赖红细胞血型抗原的检测结果(正定型)[1].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血 正反血型鉴定 ABO抗体 红细胞血型抗原 新生儿血清 血型抗体 检测结果 国内外 
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年第2期345-350,共6页徐姿 李树中 卞洁 方莹 李凌波 
编号031~035的抗原都是2010年以后发现并由国际输血协会(ISBT)确认的系统抗原。其中,FORS抗原是一种"异嗜性抗原",与痢疾志贺氏大肠杆菌外毒素蛋白可发生凝集反应,在肿瘤中呈高水平表达。JR抗原是"乳腺癌耐药蛋白",是跨膜的ABCG2...
关键词:FORS抗原 032的JR抗原 033的LAN抗原 034的VEL抗原 035的L抗原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综述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年第2期798-798,共1页刘玥 冯震 
血型是人类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表达了血液各种成分的遗传多态性。人类红细胞血型抗原是研究最早的抗原,1901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Kar Landsteiner发现人类第一个血型——ABO血型后,迄今发现的血型系统已接近30个,包括ABO、MNS、P...
关键词:红细胞血型抗原 血清学技术 ABO血型 综述 奥地利维也纳 遗传多态性 血型系统 Kell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