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作品数:12被引量:13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金桐杜家纬杨智化孙凡刘红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植物保护学报》《电子显微学报》《昆虫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0年第5期663-671,共9页叶占峰 廖辉 刘晓龙 董双林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6)。
棉铃虫性信息素已普遍用于种群测报和防治,但其效果在不同地区不尽一致。为探讨这种不稳定性产生的原因,我们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新疆地区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的性信息素通讯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就雌蛾性信息素的产生而言,连续两年...
关键词:棉铃虫 地理种群 性信息素通讯 Z11/Z9比例 田间诱捕 
农药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4
《生物安全学报》2020年第1期1-7,共7页杨慧 蒋皓天 何恒果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7ZA0388);西华师范大学英才基金项目(17YC327)。
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的自然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害虫大发生时,需使用化学农药来进行有效控害,但化学农药会对捕食性天敌的生存造成影响。因此,了解农药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有利于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关系。大部分农药对捕食性天...
关键词:捕食性天敌 农药 生长发育 解毒酶 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抗药性 
杀虫剂对害虫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36
《农学学报》2016年第5期33-38,共6页全林发 张怀江 孙丽娜 李艳艳 闫文涛 岳强 仇贵生 
辽宁省苹果科技创新团队"苹果病虫害监测及防控岗位"(2014204004)
杀虫剂的亚致死效应研究是害虫可持续治理和杀虫剂科学应用中一项较复杂、重要的课题,其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化学杀虫剂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合理应用,同时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的目的。鉴于此,笔者根据近年文献资料,分类整...
关键词:亚致死效应 杀虫剂 害虫 生长发育 解毒酶 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沙柳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电子显微学报》2012年第3期257-264,共8页荆小院 刘红霞 刘金龙 张金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107058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7)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staudinger)是危害沙柳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在其求偶、交配过程中,性信息素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沙柳木蠹蛾雌蛾腹末第VIII节、第IX节、第VIII~IX节节间膜及产卵器表面的化学物质采用溶剂提取并进行气...
关键词:沙柳木蠹蛾 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性信息素分泌腺体 触角 扫描电镜 
榆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1
《昆虫学报》2011年第5期522-530,共9页杨美红 张金桐 范丽华 刘红霞 骆有庆 宗世祥 曹川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58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8A10)
为了解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Walker)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性信息素释放系统)位置、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及雄蛾触角感受器(性信息素接收系统)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功能,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榆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
关键词:榆木蠹蛾 性信息素 通讯系统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绵山天幕毛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5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4期439-441,共3页李咏玲 曹天文 王瑞 韩福生 张金桐 
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50112004003)
通过对绵山天幕毛虫性信息素释放系统——雌蛾性腺和性信息素接受系统——雄蛾触角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绵山天幕毛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尖末端8~9节之间,是一个可外翻的环状结构;性信息素感受器主要为毛形感器。绵山天幕毛虫性...
关键词:绵山天幕毛虫 昆虫性信息素 分泌腺 触角 
蛾类昆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遗传与进化被引量:25
《昆虫学报》2006年第2期323-332,共10页赵新成 王琛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30100);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伙伴创新团队项目(CXTDS2005-4)
性信息素通讯是普遍而又古老的化学通讯的一种形式。多数鳞翅目蛾类依靠高度种特异性的性信息素通讯寻找配偶以及实现种间生殖隔离。种特异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遗传与进化过程往往是物种形成的组成部分。虽然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性信...
关键词:鳞翅目 蛾类 性信息素 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遗传 进化 物种形成 生殖隔离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7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353-354,共2页郝兴宇 张金桐 王瑞 曹天文 
通过对核桃举肢蛾雌蛾性腺(性信息素释放系统)和雄蛾触角(性信息素接受系统)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尖末端8~9节之间,为一个由节间膜特化而成的完整上皮环结构,性信息素感受器有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
关键词:昆虫性信息素 通讯系统 分泌腺 触角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植物保护学报》2005年第2期201-206,共6页穆兰芳 董双林 杨智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878);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2003-05-02B)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生理和行为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影响雄虫嗅觉感受能力,使其不能准确识别性信息素信号,导致对信号的错误整合;对雌虫则影响性信息素各组分的滴度、比例及求偶和交配行为。短期作用可降低...
关键词:杀虫剂 亚致死剂量 昆虫 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作用机理 
两种亚致死剂量的农药对亚洲玉米螟化学通讯系统的干扰作用被引量:11
《植物保护学报》2003年第2期181-186,共6页杨智化 杜家纬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KSCX2-02-5-2)
采用胸部点滴法研究马拉硫磷、溴氰菊酯在亚致死剂量(100h-LD_(30))下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雌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干扰作用。试验结果表明:①点滴当天雌蛾的求偶百分率分别下降为对照的50%、33%,但求偶高峰期出现的时间...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 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亚致死剂量 马拉硫磷 溴氰菊酯 干扰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