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

作品数:182被引量:7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罗洪启杨晓林刘建勋张俊钟柏昌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七重人格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1例
《中华精神科杂志》2024年第11期755-757,共3页张猷玫 敖春江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曾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因其症状多样易变,因而容易被误诊。本文中的患者为1例16岁的男性青少年,具有七重人格特征的DID,因“大脑分裂出现数人7年,不愿上学5 d”就诊,曾被诊断...
关键词: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多重人格 七重人格特征 误诊 
用正确的方式与“多变”的人“打交道”
《健康生活》2024年第1期47-48,共2页陈晨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身体中仿佛有多个性格迥异的灵魂在争夺主导权,这在精神研究领域中被称为精神分裂症。随着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不断发展,这类人群逐渐被搬上荧屏,并且时常与罪犯、疯子等名词挂钩。例如,2016年上映的电影《分裂》...
关键词:多重人格 精神病医生 影视作品 文学作品 精神分裂症 主导权 打交道 
欧阳修词风形成与其人格之关系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1期90-92,共3页吴美媛 
欧阳修拥有多重人格,这导致他的词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传统封建士大夫特有的和平型人格,表现为温纯雅正之词风;宋代君臣逸乐的社会环境塑造了欧阳修的浪漫型人格,表现为缠绵多情的词风;洞悉世事浮沉的欧阳修总结了一套人生哲理,形成他...
关键词:欧阳修 多重人格 词风 关系 
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电影的叙事美学
《四川戏剧》2023年第3期73-77,共5页杨晓林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批准号:19ZDA3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米哈尔科夫的电影体大思精,具有恢弘的历史背景,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俄罗斯普通人命运的影响,具有震撼人心的史诗性格局和历史悲怆感。他的每部电影都在形式上革故鼎新,使现代主义的叙事结构与循规蹈矩的经典叙事法则拉开距离,极具新...
关键词:史诗性格局 多重人格 叙事结构 象征和隐喻 俄罗斯式幽默 
论宋江的多重人格被引量:3
《菏泽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32-136,共5页屈超峰 
作为《水浒传》中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首领,宋江无疑是作者重点塑造的主要人物,这势必会造成宋江这一形象人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细读文本,可以发现其多重人格主要由领袖人格、豪侠人格和儒士人格三部分组成。正是由于人格的多重性才造...
关键词:宋江 多重人格 《水浒传》 
心理咨询中的恋人双重关系
《大众心理学》2022年第10期10-11,共2页储砚田 
最近在热播的一部心理悬疑电视剧《柒个我》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部电视剧讲述了沈氏集团的继承者沈亦臻,因为某段缺失的童年记忆,而罹患多重人格障碍。在积极、开朗、善良的心理医生白欣欣的帮助下,沈亦臻渐渐重拾勇气,直面自己所...
关键词:双重关系 多重人格 童年记忆 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 悬疑电视剧 勇气 开朗 
论多重人格电影的创伤叙事被引量:1
《电影艺术》2022年第2期87-93,共7页杨晓林 李晓婧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批准号:19ZDA333)阶段性成果。
多重人格电影以多重人格之间的博弈建构叙事,医学上称为"分离性身份障碍综合症"(DID)。创伤主题是其叙事重心:社会创伤型作品涉及世界性的战争、瘟疫、科技异化等灾难所导致的人性异化、精神畸变和人格分裂;幼年创伤型作品批判的矛头指...
关键词:多重人格电影 创伤叙事 创伤疗治 人格博弈 臆想叙事 
四重人格分离性身份障碍1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1年第8期484-486,共3页袁钦湄 杨峘 曹玉萍 
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曾称多重人格障碍,其特点是至少有两个且相对持久的身份或互不联系的人格出现并交替控制个体行为,同时伴随对重要事件的记忆障碍[1]。DID患病率尚无系统数据,meta分析发现其横断面...
关键词:分离性身份障碍 多重人格 
东汉后期“弃凉之议”与马融辞赋创作再评价被引量:1
《学术界》2021年第6期108-115,共8页韩高年 
东汉后期,因西北边患严重,朝廷耗费难支,关中豪族集团借机提出放弃凉州的主张,以打击西北军功豪族集团,由此引发朝野旷日持久的“弃凉之议”。马融为当世名士,出身西北军功豪族,又兼外戚,深知凉州对东汉王朝边防之重要性,故极力反对放...
关键词:弃凉之议 多重人格 作赋讽谏 
人际关系理论视域下埃德娜的多重人格探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37-40,共4页王思琪 
《觉醒》是凯特·肖邦于1899年发表的一部作品。该作品从备受争议到成为经典历经了漫长的过程,其原因在于女主人公埃德娜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抛弃家庭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传统道德。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说明环境对人格具有一定塑造作用,非正...
关键词:女性主义 凯特·肖邦 埃德娜 人际关系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