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类药物

作品数:213被引量:71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顾月清徐寒梅王凤山张强王智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大学苗蕾团队开发病灶高表达与长滞留(FORT)策略用于代谢性肝病的治疗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24年第9期864-870,共7页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在我国发病率高,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诱因,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具有抗炎、抗纤维化作用的重组蛋白和多肽类药物,如relaxin(RLN)、IL-10等在临床前研究中具有治疗潜力,但这些蛋白质疗法往往因清除...
关键词:临床前研究 脂肪性肝炎 多肽类药物 团队开发 抗纤维化作用 靶向性 肝硬化 临床转化 
无机载体在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药学杂志》2024年第11期953-960,共8页宋小丹 丛可心 周秀婷 曹德英 宋玉品 高健 向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1973251)。
由于蛋白多肽类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口服给药后复杂的pH和酶环境,黏液层屏障及肠上皮组织屏障等原因,致使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难题长期未得到解决。无机纳米粒载体具有多孔刚性结构、载药量大、稳定性强等特点。对其表面进行修饰...
关键词:无机载体 蛋白多肽类药物 口服给药 
基于3种原理分离技术的多肽类药物比伐芦定杂质分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4年第5期626-635,共10页尹菁 王婉婷 陆益红 赵述强 施海蔚 狄斌 薛敏华 曹玲 
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标准制修订研究(2020H019)。
目的建立不同分离原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家企业的比伐芦定原料药中相关杂质进行分析,为全面控制比伐芦定有关物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11个杂质进行分离分析;采用亲水色谱法(HILIC-HPLC)对4个工艺杂质进...
关键词:比伐芦定 有关物质 反相色谱法 亲水色谱法 分子排阻色谱 
结合于人血清白蛋白的多肽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7期0068-0071,共4页孙熹峥 
随着制备技术的发展成熟,多肽类药物因其具有组织渗透性强、生物相容性高、易于化学合成、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了新药研发的热门领域之一。天然半衰期短的特性严重限制了多肽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人血清白蛋白(HSA)表面存在多...
关键词:多肽 血清白蛋白 血浆半衰期 肿瘤靶向 低蛋白血症 
HPLC测定醋酸奥曲肽及其制剂中的有关物质被引量:1
《华西药学杂志》2023年第3期323-328,共6页李茜 刘英 
目的测定醋酸奥曲肽及其制剂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YMC-Pack ODS-AQ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10%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取45 mL加水至800 mL,用磷酸溶液调pH2.0,再加水至900 mL)-乙腈(900:100),流动相B为10%四甲基氢氧化...
关键词:醋酸奥曲肽 醋酸奥曲肽注射液 注射用醋酸奥曲肽 有关物质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 多肽类药物 二聚体 
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的现状及未来被引量:4
《中南药学》2023年第6期1403-1411,共9页王曦悦 刘润松 仲华 王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204470);生物安全研究专项(No.20SWAQX29-1-6)。
真菌感染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近20年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逐年增多,使得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目前临床可用的抗真菌药物品种非常有限,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抗真菌新药研发迫在眉睫。近些年,新结构、新靶点、新组合、...
关键词:抗真菌 小分子药物 多肽类药物 联合用药 靶点 
多肽类药物的发展及其在制剂学上的难点被引量:2
《工业微生物》2023年第2期92-94,共3页何飞腾 
近些年,随着多肽合成工艺逐步成熟和药物制剂技术不断提升,多肽类药物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之有关的研发工作陆续展开。临床医学中,多肽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多种复杂疾病,应用价值较高。在健康理...
关键词:多肽类药物 制剂 难点 
不可忽视的胰岛素注射装置
《糖尿病之友》2023年第4期42-43,共2页罗说明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是终身需要随时携带的救命利器。胰岛素是一种多肽类药物,因其易被胃肠道的酶所降解,迄今为止胰岛素的最主要使用途径仍为皮下注射。胰岛素通过什么装置注射到皮下,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改进的问题。
关键词:多肽类药物 1型糖尿病 胰岛素 皮下注射 不可忽视 胃肠道 
非注射多肽类药开发研究进展
《黑龙江医药》2023年第1期159-162,共4页吴玉柱 
目前多肽药物给药方式大部分为注射给药,需要长期注射的药物给患者带来恐惧和局疼痛,降低了患者的顺应性。开发非注射给药方式成为多肽药物研究的热点。本文对非注射多肽类药物的开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多肽类药物 非注射方法 研究进展 
多肽类药物与中药肽研究展望被引量:14
《中国中药杂志》2022年第22期5978-5990,共13页杨晓男 阮丽君 江兴 宋志军 韦坤华 秦双双 梁莹 侯小利 王喜军 缪剑华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18242040);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8126013);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类项目(桂科ZY21195044);广西中医药管理局项目(GXZYZ20210016);广西药用植物园科研创新团队项目(桂药创2019002,桂药创2019006);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基金项目(桂药园基202001)。
肽(peptide)是指由2~50个氨基酸分子组成,介于小分子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具有生物活性多样、易吸收、靶向性强和副作用小等特点,近年来已经成为生物医药研究热点之一。中药中含有大量的肽类物质,传统煎、熬、煮的用药方式,能够有效利用...
关键词:中药肽 生物活性 研究方法 药物研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