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多肽类药物

作品数:44被引量:13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徐寒梅潘昕吴传斌方春生顾月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解放军药学学报》《药学学报》《食品与药品》《安徽医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机载体在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药学杂志》2024年第11期953-960,共8页宋小丹 丛可心 周秀婷 曹德英 宋玉品 高健 向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1973251)。
由于蛋白多肽类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口服给药后复杂的pH和酶环境,黏液层屏障及肠上皮组织屏障等原因,致使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难题长期未得到解决。无机纳米粒载体具有多孔刚性结构、载药量大、稳定性强等特点。对其表面进行修饰...
关键词:无机载体 蛋白多肽类药物 口服给药 
蛋白多肽类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中国药学杂志》2022年第15期1232-1240,共9页陈敏 孙萍 宿洁 康悦 李新朋 张波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ZR2019PH071)。
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近20年蛋白多肽类药物在纳米粒、脂质体、传递体、微球、水凝胶等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按照载体材料、所用技术、性能或给药途径等进行分类介绍,为蛋白多肽类药物新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结果发现研究较多的蛋...
关键词:蛋白多肽 纳米粒 脂质体 传递体 微球 水凝胶 
口服蛋白多肽类药物制剂开发策略被引量:3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22年第2期62-74,共13页秦建鹏 代英辉 王东凯 
目的为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口服蛋白多肽类药物,以期更好地为蛋白多肽类药物剂型开发或者改良提供一定的思路。方法查阅并整理国内外关于口服蛋白多肽类药物制剂的文献,主要总结了蛋白多肽药物的开发过程中的手段以及几种口服剂型的相关...
关键词:蛋白多肽类药物 口服 制剂技术 开发策略 
蛋白多肽类药物脂质体中国专利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药物评价研究》2021年第7期1562-1567,共6页雷耀龙 张珮明 陈矛 
蛋白多肽类药物脂质体是将蛋白多肽类药物用脂质体包封后形成的载药脂质体,具有靶向、缓释、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综述了2000年以来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的新型蛋白多肽类药物脂质体,包括凝胶型脂质体、前体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
关键词:蛋白多肽类药物 脂质体 磷脂 中国专利 
蛋白多肽类药物和单抗药物免疫原性评价方法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1年第3期251-255,共5页王慧敏 闻镍 王晓霞 刘丽 刘会芳 
“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9201017);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标准制修订研究课题(2019S03)。
免疫原性是指药物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1]。许多生物药物在体内都具有免疫原性,对动物或人给予蛋白多肽类药物或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药物后可能会引起机体产生抗药物抗体(anti-drugantibody,ADA)。ADA会对药物...
关键词:致敏淋巴细胞 血浆半衰期 蛋白多肽类药物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刺激 生物药物 单克隆抗体 药物毒性 
长效蛋白多肽类药物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科技纵横》2020年第9期208-209,共2页李守巧 丁明玲 
蛋白多肽类药物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毒性小;其二,特异性强.蛋白多肽类药物针对某些疾病的药理活性比较高,在开发药物过程中被认为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大分子.由于蛋白多肽类药物半衰期比较短,所以显著影响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蛋白...
关键词:蛋白多肽类药物 特异性 研究进展 
蛋白多肽类药物长效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0
《药学进展》2019年第3期209-216,共8页刘梦 于彭城 徐寒梅 
近年来,蛋白多肽类药物因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普遍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另一方面,蛋白多肽类药物半衰期一般较短,影响患者用药顺应性。结合蛋白多肽类药物药动学特点,总结蛋白多肽类药物长效化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氨基酸替...
关键词:蛋白多肽类药物 药动学特点 长效化技术 
蛋白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8
《药学进展》2017年第8期592-599,共8页周浩泽 沈子龙 徐寒梅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No.2014ZX09508007)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可用于临床的蛋白多肽类药物日益增多,且已成为治疗众多疾病的首选药物。蛋白多肽类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该类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与小分子药物不同,各种内源性蛋白的干扰...
关键词:蛋白多肽类药物 药代动力学 分析方法 
如何更好地发挥内皮抑素抗肿瘤效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内皮抑素是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因子,不仅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还能抑制肿瘤的浸润转移,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低毒性,是目前作用最强、实验效果最好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但内皮抑素是一种蛋白多肽类药物,在体内容...
关键词:抗肿瘤效果 内皮抑素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蛋白多肽类药物 抗肿瘤活性 细胞靶向性 
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微球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年第11期1464-1469,共6页冯地桑 陈龙楷 权桂兰 潘昕 吴传斌 
由于胃肠道消化酶的降解作用和肠道上皮组织的低通透性,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一直偏低。本文介绍了微粒在人体胃肠道的转运机制,并概述了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微球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口服微球进入胃肠道后可靶向到派尔集合淋...
关键词:蛋白多肽类药物 微球 口服给药 转运机制 结肠靶向 生物黏附 口服生物利用度 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