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底浦斯情结

作品数:41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孟建国霍大同张晶燕王贞琴武彦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上海金融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西学院学报》《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学与人生》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雷雨》中各主要人物所包含的俄底浦斯情结
《校园英语》2014年第25期183-183,共1页徐瑞敏 童鹏 
《雷雨》是我国著名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自被搬上舞台以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经久不衰。本文将从俄底浦斯情结对《雷雨》中的各主要人物所包含的西方元素进行深度探析,以期对《雷雨》这部伟大的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雷雨》 俄底浦斯情结 
浅析库切《耻》中的家庭罗曼史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49-50,共2页郝玉梅 
库切是一位"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的作家。本文主要从心理分析及创伤理论出发,对库切在其小说《耻》中所构建的脆弱个体及家庭罗曼史分析,进而分析其创伤主题。
关键词:《耻》 创伤 畸恋 性倒错 俄底浦斯情结 
原母神及俄底浦斯情结——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神话原型批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201-204,共4页张稚敏 
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传统解读多停留在保罗家庭内的恋母弑父倾向上,实际上文中的米丽安和克拉拉也分别代表了母亲形象的不同侧面,而克拉拉及其丈夫道斯也有很强的地母天父的暗示意义。文章拟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分析保罗的情人克拉...
关键词:原母神 俄底浦斯情结 神话原型批评 篡弑主题 
从惩罚中透视《雷雨》中的俄底浦斯情结
《神州》2011年第03X期21-22,共2页甘红阳 
曹禺先生的《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笔者认为它的主要成功之处是里面所体现的俄底浦斯情结,结合《雷雨》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就不难发现曹禺借俄底浦斯情结向我们展示了新旧社会交替时期人们的迷茫、人性生存的悲哀...
关键词:曹禺 雷雨 俄底浦斯情结 时代特色 现实意义 
女性气质的成长——《驯悍记》的心理分析解读
《外语与翻译》2010年第4期52-58,共7页胡江波 
本文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基金项目(编号085102LN00)的研究成果.
莎士比亚的喜剧《驯悍记》中的女主人公Katherine从婚前桀骜不驯的悍妇变成了婚后无比温驯的妻子,转变之大令人费解。本文试图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来揭开Katherine的这种心理转变之谜,指出她从前俄底浦斯阶段发展到俄底浦斯情结,...
关键词:驯悍记 精神分析 女性气质 前俄底浦斯阶段 俄底浦斯情结 
文学视阈下的俄底浦斯情结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94-96,共3页汪雯雯 
"俄底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从"力必多"理论和人格学说中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认为西方文学史上的三部巨著: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都表现了俄底浦斯情结...
关键词:弗洛伊德 无意识 俄底浦斯情结 弑父 
解读《蛋》
《时代文学》2009年第6期95-95,共1页刘万军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美国作家。在对小说形式的探索中,他创造了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一个全新的体裁。他以充满同情和细腻的笔墨刻画了一些平凡、畸形的人物的性格,展现了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以及人们失落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弗洛伊德 俄底浦斯情结 生的本能 自我 超我 
精彩铭昶
《美术观察》2009年第10期136-137,共2页李岗 
所谓情结,在今天已经不是指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描述的俄底浦斯情结之类的专有名词了,而是泛指一个人在心灵深处对某个东西的迷醉或依恋。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教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李岗当是对绘画艺术深深迷恋者之典范。
关键词:俄底浦斯情结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 研究生导师 专有名词 弗洛伊德 心理学家 艺术学院 
名家谈李岗创作
《艺术界》2009年第4期56-66,共11页冰岩 卢禹舜 康证 殷双喜 马琳 
冰岩:所谓情结,在今天已经不是指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描述的俄底浦斯情结之类的专有名词了,而是泛指一个人在心灵深处对某个东西的迷醉或依恋。李岗当是对绘画艺术深深迷恋者之典范。和李岗君相识多年,他长期进行中国画传承与再造的...
关键词:俄底浦斯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 创作 名家 传统艺术精神 专有名词 弗洛伊德 心理学家 
《榆树下的欲望》:单一神话的现代阐释被引量:4
《戏剧文学》2009年第7期59-62,共4页尚玉峰 李晓东 
临沂师范学院课程与专业创新学术研究计划项目支持
从原型批评角度出发,借鉴比较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的"单一神话"观点,奥尼尔的名剧《榆树下的欲望》无疑是一个现代神话,即原始神话模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移用"或曰"变置"。从这种观点出发,所谓"情结",不但是心理的,同时在更深刻的...
关键词:神话 单一神话 移用 原型 俄底浦斯情结 文化象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