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化

作品数:83被引量:6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精华张冰黎丽萍陈树林许金秋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契诃夫与托尔斯泰的忘年之交
《书摘》2019年第8期55-56,共2页袁子茵 
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与哲学家。他创作的《战争与和平》(1859-1863)、《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登上了俄国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高峰。契诃夫对托尔斯泰仰慕已久,在他心目中,当时19世纪...
关键词:托尔斯泰 契诃夫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9世纪中后期 现实主义创作 《战争与和平》 俄国文化 柴可夫斯基 
俄国文化的一个意外——别尔嘉耶夫论维·伊万诺夫
《中州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1-6,共6页耿海英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俄国《现代人》杂志研究(1836—1866)”(17AWW005)
维·伊万诺夫是俄国文化里一个独特的现象,他具有文艺复兴式的全才,尤其在希腊文化领域造诣精深,并引领了俄国狄奥尼索斯宗教流派,对众多人产生了影响。别尔嘉耶夫凭借自己与伊万诺夫的密切交往和锐利的哲学眼光,阐明了伊万诺夫的混合...
关键词:别尔嘉耶夫 维·伊万诺夫 俄国文化 古希腊 
我国的文学期刊
《十月》2018年第1期152-167,共16页刘文飞 
大型文学期刊是俄国文学的重要构成之一,它们在俄国文学史中发挥的作用源远流长,意义重大;大型文学期刊也是俄国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它们始终是俄国知识界和文化界的舆论平台和思想温床。最近,俄国有关方面正联手向联合国教科文...
关键词:文学期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俄国文学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俄国文化 知识界 
俄国文化欧亚性争论产生的原因
《邢台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73-76,共4页王林 谷瑞雪 
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或者既是欧洲国家又是亚洲国家的讨论历来都吸引着学者的目光。俄国地跨两大洲——欧洲和亚洲,但它崛起于欧俄,面积广大的亚俄为其提供战略空间和源源不断地资源。俄国历史经过了罗斯受洗后的正教影响时...
关键词:俄国文化 欧亚性争论 原因 
“局外人”与“热带鸟”:巴别尔的身份认同与伦理选择被引量:3
《外国文学》2017年第2期44-54,共11页王树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培育计划项目(CCNU14Z02005)
20世纪俄国作家巴别尔的身份认同与伦理选择,体现出典型的多元性和矛盾性特征。以《希伯来圣经》《塔木德》为代表的犹太文化与以古典文学为主流的俄国文化,构成其身份谱系中的两大主要渊源;以法国文学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与以口头文学为...
关键词:巴别尔 身份认同 伦理选择 犹太文化 俄国文化 西方文化 民间文化 
19世纪末俄国文学中的人民与文化问题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9期127-132,160,共6页徐乐 
文艺的人民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关注民间文艺,到19世纪中期鼓励工人阶级的诗歌,再到列宁在20世纪初明确提出"艺术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欧洲进步文艺观念发展的基础上把文艺的...
关键词:人民利益 文化问题 俄国文学 19世纪末 俄国文化 利益冲突 劳动人民 文学家 
东省特别行政区的美术学校(1929-1933)被引量:3
《美术》2015年第8期112-115,共4页于冠超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伪满时期哈尔滨地区美术研究";课题编号2015A023
19世纪末开始全盘移植的俄式教育体制,使东省特别区即哈尔滨,较早接受了经俄国传入的西方教育理念与艺术风潮,并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俄国文化成为这一时期哈尔...
关键词:特别行政区 美术学校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西方教育理念 现代美术教育 俄国文化 19世纪末 教育体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俄国文化背景探析
《新乡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18-20,共3页黎丽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KS025)
鸦片战争之后,备受屈辱的中国人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积极地向西方学习,踏上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但是西方文明弊端的暴露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中国人转向"以俄为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俄国文化 文化背景 
浅析俄国文化哀伤的基调——以英国文化比较分析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5期160-160,共1页白诗雨 
英、俄同属欧洲,哀伤似乎与生俱来,但两国差异明显。横跨欧亚两洲的俄国是游离的孤独,边缘化,无归属感的哀恸;英国是孤立海外的岛国,茫茫大海,天气多变,常有孤立无援的恐惧与苦闷。哀伤的基调始终萦绕英、俄公民心中,无法抹去。
关键词:哀伤 苦闷 岛国 边缘化 
俄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榜样
《湘潮(理论版)》2015年第4期21-22,共2页黎丽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及基本经验研究"(编号:12BKS025)的阶段性成果
先进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成功密切相关,一是因为中俄两国的基本国情相似;二是中俄两国的文化相似,而这一点往往被忽略。中俄两国文化在重集体精神、重道德教化、强调精神生活和缺乏理性等方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俄国文化 榜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