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假单胞菌

作品数:272被引量:86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许平唐鸿志郑裕国梁如冰贾晓强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浙江农业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长薄鳅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被引量:7
《浙江农业学报》2019年第2期207-215,共9页白明焕 耿毅 邓龙君 甘维熊 周剑 黄小丽 陈德芳 欧阳萍 赵若璇 谌冰洁 
四川省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7SICAD003);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8NZ0007);鱼类疾病防控体系建设项目(JPDC-D2017050)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是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可感染两栖类、鱼类和甲壳类等多种水生动物。2017年8月,四川省西昌市某养殖场的长薄鳅出现一种以体表溃烂、鳍条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为探究其病因,本...
关键词:恶臭假单胞菌 长薄鳅 表型特性 16SrRNA gyrB基因 病理损伤 
浙江秀珍菇黄菇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7
《浙江农业学报》2018年第11期1893-1898,共6页袁卫东 陆娜 宋吉玲 王伟科 亢学平 闫静 李戌清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CARS-20);杭州市科委科技项目(2015093H06)
为明确引起浙江秀珍菇黄菇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脂肪酸甲基酯(FAME)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引起秀珍菇黄菇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研...
关键词:秀珍菇 黄菇病 病原菌鉴定 恶臭假单胞菌 
杂交鲟源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被引量:14
《浙江农业学报》2017年第12期1978-1985,共8页杨圆圆 杨移斌 曹海鹏 方伟 林汉群 杨先乐 艾晓辉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08-CC-1;201203085)
对患肠炎病杂交鲟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杂交鲟肠炎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从患病杂交鲟肝、肾、脾及肠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开展人工感染试验,并利用K-B法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
关键词:恶臭假单胞菌 杂交鲟(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 分离鉴定 药敏特性 
恶臭假单胞菌株HZ-2产嗜铁素的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5
《浙江农业学报》2008年第4期266-269,共4页梁建根 施跃峰 竺利红 吴吉安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307007);浙江省农科院科技创新提升工程项目
为明确恶臭假单胞菌株HZ-2产嗜铁素的发酵条件,采用摇瓶发酵法,通过CAS检测分析,对影响嗜铁素分泌的几种发酵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嗜铁素分泌的最佳培养条件是:pH值为6.5,接种量为2%,发酵时间为48 h,装瓶量为50/150 mL,Fe3+浓...
关键词:恶臭假单胞菌 嗜铁素 发酵条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