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菇病

作品数:30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倩郭力刚谭琦周昌艳陈雪凤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工程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蔬菜》《新农村》《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食用菌》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催蕾方法对秀珍菇出菇环境及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2023年第3期70-74,共5页陈国龙 秦延春 陈雪凤 卢玉文 丘献娟 陈德荣 陈宇 
国家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专项(nycytxgxcxtd-07-05)。
为探究夏季秀珍菇闷棚催蕾期间,不同闷棚处理对出菇环境及秀珍菇子实体性状的影响,试验以有孔薄膜替代全封膜同时改进闷棚操作方法,设计3组不同盖膜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全封膜闷棚方法相比,利用有孔薄膜闷棚可使菌包发病率减少3.43%,...
关键词:秀珍菇 催蕾 黄菇病 子实体性状 
孔膜对秀珍菇出菇环境及黄菇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食用菌》2022年第12期47-51,56,共6页陈雪凤 吴圣进 陈国龙 潘庆流 刘增亮 张雯龙 
广西宜州桑枝食用菌试验站资助项目(桂TS2022021);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096);广西农业厅农业科技自筹项目(Z2019109)。
为减轻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在刺激出菇阶段使用带孔薄膜替代全封闭膜覆盖菌包和出菇架以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膜相比,采用孔径为2 cm的孔膜,菌包发病率下降7.23%,发病菌包病情指数降低9.23,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提高7.89%,效果...
关键词:秀珍菇 孔膜 黄菇病 
浙江秀珍菇黄菇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7
《浙江农业学报》2018年第11期1893-1898,共6页袁卫东 陆娜 宋吉玲 王伟科 亢学平 闫静 李戌清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CARS-20);杭州市科委科技项目(2015093H06)
为明确引起浙江秀珍菇黄菇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脂肪酸甲基酯(FAME)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引起秀珍菇黄菇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研...
关键词:秀珍菇 黄菇病 病原菌鉴定 恶臭假单胞菌 
平菇黄褐斑病的防控
《食用菌》2017年第4期14-14,共1页朱广凯 
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在生产中被俗称为黄菇病,该病近年来在平菇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发病快,蔓延迅速,从幼菇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据调查,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50%以上。
关键词:平菇生产 褐斑病 防控 黄菇病 细菌性 成熟期 发病 俗称 
几种食用菌脱毒菌株简介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7年第11期24-25,共2页曹德宾 
8359平菇:中广温型,适应春秋季节出菇;发菌温度5~36℃,最适24~28℃;出菇温度5~25℃,最佳18~20℃;丛生或覆瓦状叠生,大朵形,菌盖灰至深灰色,菌柄细短,朵形紧凑,菌肉紧实,商品性好;菌株抗杂抗病力强,一般生产中不会感...
关键词:菌株 食用菌 脱毒 春秋季节 商品性 抗病力 黄菇病 出菇 
黄菇一喷灵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6年第12期22-22,共1页曹德宾 
防治对象:蘑菇病害防治兼用药物,在预防基础上,专治平菇黄菇病、双孢菇褐变病、白灵菇褐腐病等。
关键词:病害防治 防治对象 黄菇病 双孢菇 褐腐病 白灵菇 蘑菇 平菇 
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防治对策
《农家科技》2015年第4期28-28,共1页谢爱婷 
平菇黄褐斑病俗称黄斑病或黄菇病,为平菇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平菇染病后不仅出现黄色病斑影响外观,而且有苦味致不能食用。该病从幼菇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生,发病高峰季节,一旦发生,则蔓延迅速,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50%...
关键词:褐斑病防治 细菌性病害 平菇生产 症状识别 黄菇病 黄斑病 成熟期 俗称 
平菇黄菇病发生与防治
《现代园艺》2013年第8期55-55,共1页张和平 
近年来,辉县市平菇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善,防病观念不强等原因,平菇黄菇病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有的菇棚出一茬菇后,迟迟不出菇,有的出来的小菇未长大就发黄,继而萎缩而死,导致平菇品质降低,产量下降。特别...
关键词:黄菇病 发生与防治 平菇 综合防治技术 发病原因 种植面积 栽培管理 辉县市 
平菇黄菇病的防治技术
《中国果菜》2012年第9期48-48,共1页康建民 
近年来,平菇黄菇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的出完头茬就没有第二茬,有的头茬出一半就停止出菇,且小菇开始发黄、发烂或发干,直至死亡。导致平菇产量下降,菇农损失严重。根据发病机理和实践经验总结出目前防治平菇黄菇病的具体操作办法...
关键词:平菇 黄菇病 防治 
食用菌几种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年第7期63-63,共1页谢正林 
近年来食用菌中的黄菇病、脉孢霉、褐腐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针对食用菌这几种常见病展开论述,寻找有效办法防治发病,使食用菌产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食用菌 黄菇病 脉孢霉 褐腐病 防治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