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圣进

作品数:87被引量:42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秀珍菇草菇栽培金福菇菌株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热带作物学报》《中国食用菌》《北方园艺》《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防草布在金福菇栽培中的应用试验
《食用菌》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潘庆流 陈雪凤 潘友生 韦永格 石鹏 韦贤平 刘增亮 吴圣进 张雯龙 
广西特色作物试验站建设专项(桂TS2022021);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09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助(Nycytxgxcxtd-2021-07-02)。
为调控好金福菇出菇环境的相对湿度、通风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降低死菇率,采取畦床覆盖有孔无纺防草布方式栽培金福菇。结果:菌床覆盖有孔无纺防草布,并在不同生长阶段通过升降支架调节防草布的高度,可有效解决金福菇的死菇问题,并提高其...
关键词:金福菇 无纺布 防草布 栽培技术 
秀珍菇富硒菌株筛选及其子实体富硒规律研究被引量:2
《中国食用菌》2023年第4期34-40,共7页陈雪凤 刘增亮 吴圣进 张雯龙 祁亮亮 潘庆流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20302012-1);广西特色作物试验站建设专项(桂TS2022021);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096)。
为筛选富硒能力较好、产量稳定且综合性状好的工厂化适栽秀珍菇菌株,并掌握其富硒规律,对10个低温刺激型秀珍菇菌株开展了耐硒水平、富硒能力、栽培出菇特性测试,并对不同菌龄菌棒出菇的子实体、子实体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硒含...
关键词:秀珍菇 富硒菌株 子实体 富硒规律 
孔膜对秀珍菇出菇环境及黄菇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食用菌》2022年第12期47-51,56,共6页陈雪凤 吴圣进 陈国龙 潘庆流 刘增亮 张雯龙 
广西宜州桑枝食用菌试验站资助项目(桂TS2022021);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096);广西农业厅农业科技自筹项目(Z2019109)。
为减轻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在刺激出菇阶段使用带孔薄膜替代全封闭膜覆盖菌包和出菇架以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膜相比,采用孔径为2 cm的孔膜,菌包发病率下降7.23%,发病菌包病情指数降低9.23,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提高7.89%,效果...
关键词:秀珍菇 孔膜 黄菇病 
利用SCAR分子标记鉴别香菇双单杂交后代被引量:1
《南方农业学报》2022年第10期2868-2875,共8页吴圣进 陈雪凤 刘增亮 张雯龙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119606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建设专项(Nycytxgxcxtd-2021-07-02);广西特色作物试验站建设专项(TS202115);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096)。
【目的】利用SCAR分子标记鉴别香菇双单杂交后代,为香菇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ISSR分析获得标识供体亲本菌株YX7两个细胞核的特异性条带,根据特异性条带序列设计SCAR引物,对菌株YX7为供体和菌株808孢子单核体为受体杂...
关键词:香菇 SCAR 双单杂交 杂合子 分子鉴别 
推进广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策略被引量:2
《食用菌》2022年第3期69-71,共3页秦延春 郎宁 卢玉文 丘献娟 吴圣进 
国家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专项(2021—2025年)(编号nycytxgxcxtd-07-05)。
调研广西食用菌主栽品种、生产规模、产品加工销售、产业效益、人才建设等,归纳总结广西食用菌产业呈现的新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广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广西 食用菌产业 高质量 跨越式 发展 
黑木耳新品种‘桂云3号’被引量:2
《园艺学报》2022年第S01期99-100,共2页王晓国 韦仕岩 王灿琴 吴圣进 陈雪凤 蓝桃菊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项目(nycytxgxcxtd-20-02);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21JM88);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实验站项目(CRAS20)
黑木耳‘桂云3号’是由野生菌株人工驯化、选育而成的中早熟、广温广适型新品种。子实体多单生,耳片呈浅褐色、透明度强,耳基小,耳脉无或很少。耳片胶质含量多,弹性好,干品强烈收缩,泡发率1︰20以上,商品性佳。出菇温度23~28℃,出耳周期...
关键词:黑木耳 驯化选育 品种 
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食用菌》2022年第2期21-25,共5页陈雪凤 潘庆流 吴圣进 刘增亮 张雯龙 石鹏 韦贤平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ycytxgxcxtd-2021-07-02);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0YM75;桂农科2021YT096);广西宜州桑枝食用菌试验站资助项目(桂TS2016021);广西农科院科技先锋队专项资助项目(桂农科JZ202011)。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形态特征和菌丝生长条件,比较大杯蕈和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子实体形态、部分营养成分,并研究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菌盖白色,盖半球形或伞帽形...
关键词:大杯蕈 白色变异菌株 生物学特性 生长 条件 
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对大杯蕈孢子萌发的影响
《北方园艺》2021年第10期117-123,共7页陈雪凤 吴圣进 韦仕岩 潘庆流 张雯龙 刘增亮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桂农科2020YM75,桂农科2018YT18);广西宜州桑枝食用菌试验站资助项目(桂TS2016021);广西农科院科技先锋队专项资助项目(桂农科JZ202011);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ycytxgxcxtd-07-02)。
以大杯蕈孢子为试材,采用平板涂布法,对影响其孢子萌发的培养基、温度、酸碱度(pH)、金属离子、三十烷醇浓度及光照条件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大杯蕈遗传育种中单孢菌株的获得提供有效方法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大...
关键词:大杯蕈 孢子萌发 影响因子 
一个鉴别低温刺激型秀珍菇的ISSR-SCAR标记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热带作物学报》2021年第2期325-332,共8页陈雪凤 吴圣进 王灿琴 韦仕岩 王晓国 郞宁 张雯龙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D16380034);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业务费项目(桂农科2018YT18);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专项(No.nycytxgxcxtd-07-02)。
为了快速、准确地鉴别低温刺激型秀珍菇菌株,在对18个供试菌株进行拮抗试验、现蕾出菇试验、ISSR图谱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秀珍菇菌株的ISSR特异性标记,将其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应用Primer 6.0软件设计SCAR引物进行引物筛选,获得1...
关键词:秀珍菇 低温刺激 ISSR特异性标记 SCAR分子标记 
芒果枝屑与菠萝格木屑不同配比栽培秀珍菇试验被引量:2
《南方园艺》2021年第1期33-35,共3页陈雪凤 吴圣进 潘庆流 韦仕岩 石鹏 王灿琴 
广西宜州桑枝食用菌试验站(桂TS2016021);反季节秀珍菇优良品种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桂科AD16380034);珍稀食用菌资源创新利用研究(桂农科2018YT18);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专项(nycytxgxcxtd-07-02)。
为了有效利用废弃芒果枝、菠萝格等家具边材废料,进行了以芒果枝屑、硬质家具边材木屑为主料的配方栽培秀珍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芒果枝屑,30%家具边材木屑,20%棉籽壳,17%麦麸,2%石灰,1%轻质碳酸钙的配方出菇前中后期产量稳定,前7潮...
关键词:秀珍菇 芒果枝屑 菠萝格木屑 配方筛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