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过碘酸合铜

作品数:26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盈海单金缓申世刚白利斌王安周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西南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分析化学》《热固性树脂》《物理化学学报》《精细化工》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碱性介质中分光光度法研究二过碘酸合铜(III)氧化1,2-丙二胺反应动力学及机理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期254-258,共5页王立平 单金缓 孙汉文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95066)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III)配离子(DPC)氧化1,2-丙二胺(PDA)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PDA为1
关键词:二过碘酸合铜(Ⅲ) 1 2-丙二胺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氨基乙酸的反应动力学
《化工管理》2013年第18期216-216,共1页李兴强 
探讨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氨基乙酸的反应动力学。方法:采用光分度法对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氨基乙酸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Kobs受离子强度、OH-、IO4-离子等的变化而不断化,随着OH-浓度的增加,K...
关键词:二过碘酸合铜(Ⅲ) 离子氧化氨基乙酸 碱性介质 反应动力学 
Cu(Ⅲ)二过碘酸配离子氧化1,3-丙二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43-48,共6页单金缓 王晓倩 韩冲 王芳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5066)
为了给有机合成反应路径提供有利的依据,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298.2~313.2K的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DPC)酸根配离子氧化1,3-丙二胺(PDA)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PDA的表观...
关键词:二过碘酸合铜(Ⅲ) 1 3-丙二胺 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三乙醇胺的动力学及机理被引量: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6期766-769,共4页单金缓 王立平 申世刚 许明远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95066)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三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TEA为分数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下,表观速率常数随着c(OH-)增大而增大,随着c(IO4-)增加而减小,且有负盐效应.提出了...
关键词:二过碘酸合铜(Ⅲ) 三乙醇胺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大孔性pH响应丙烯酸/淀粉水凝胶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3
《胶体与聚合物》2009年第3期13-16,共4页王春燕 白利斌 
河北大学青年基金(2006029)
以二过碘酸合铜(DPC)为氧化剂,可溶性淀粉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在可溶性淀粉的羟基上引发丙烯酸钠和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进行聚合反应制备pH响应淀粉水凝胶,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凝胶效率的影响,考察...
关键词:二过碘酸合铜 可溶性淀粉 氧化还原引发剂 水凝胶 丙烯酸 
鲁米诺-二过碘酸合铜(Ⅲ)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
《分析化学》2009年第A01期138-138,共1页胡玉斐 章竹君 李攻科 
本文系博士后基金(No20080440789)资助
林可霉素(Lincomycin hydrochloride)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产生的一种林可胺类(Lincosamides)碱性抗生素。化学发光法因其灵敏度高、仪器设备简单、线性范围宽、快速、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倍受关注。
关键词:盐酸林可霉素 化学发光法 二过碘酸合铜 STREPTOMYCES 鲁米诺 测定 自动化程度 仪器设备 
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2-氨基-1-丁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被引量:2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46-51,共6页单金缓 韩冲 霍树营 范立 
采用分光光度法在298.2~313.2K内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酸根配离子(DPC)氧化2-氨基-1-丁醇(AB)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AB的表观反应级数(nap):1〈nap〈2,准一级速...
关键词:二过碘酸合铜(Ⅲ) 2-氨基-1-丁醇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碱性介质中分光光度法研究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1,3-丙二醇反应动力学及机理被引量:3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6期602-606,共5页王立平 单金缓 许明远 申世刚 葛旭升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5066)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DPC)氧化1,3-丙二醇(PG)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和PG均为一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PG]0[Cu(Ⅲ)]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IO4-]增加而减小,随着[OH-]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二过碘酸合铜(Ⅲ) 1 3-丙二醇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合成带支链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共聚被引量:3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113-115,共3页吴 毛国梁 黎钢 
为提高聚丙烯酰胺(HPAM)的性能,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以一定物质的量配比的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混合水溶液,通过共聚反应合成了带支链的部分水解HPA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共聚法可合成水解度为10%~30%,超高黏度平均相对分...
关键词:二过碘酸合铜(Ⅲ)钾 共聚 支链 聚丙烯酰胺(HPAM) 化学合成 
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合成带支链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均聚共水解被引量:2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116-117,共2页吴日韦 毛国梁 黎钢 
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采用均聚共水解法合成带有支链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均聚共水解法可合成水解度为10%~30%、黏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为8.0×10^6的聚合物;增大Cu(Ⅲ)络离子及链转移...
关键词:二过碘酸合铜(Ⅲ)钾 均聚共水解 支链 聚丙烯酰胺(HPAM)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