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性

作品数:42被引量:12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薛芳森何海敏高向东高瑞如李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草业学报》《广东农业科学》《生物灾害科学》《草地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岩羊冬季上毛结构与功能相关关系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2024年第9期63-66,共4页余梦琦 李岳诚 何鑫 马瑞 马安凯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技术推广项目“宁夏贺兰山地区野生岩羊小反刍兽疫监测技术推广”(〔2024〕NX04)。
采集冬季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雌雄个体颈部、肩部、背部、体侧、腹部、臀部、前肢、后肢、蹄部共9个部位的上毛,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别测量比较上毛的长度、细度、髓质细度、髓质指数、毛根无髓段长度。采用Pearson方法对上毛...
关键词:岩羊 上毛 结构与功能 性别体二型性 
白蜡虫蜡腺结构特征及其泌蜡的生态适应性被引量:1
《昆虫学报》2023年第5期704-712,共9页亓倩 李斌 吕品 陈航 陈晓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9SZ005)。
【目的】观察性二型性的白蜡虫Ericerus pela的蜡腺结构特征,探究其泌蜡对雌雄虫生态适应性的意义。【方法】在野外调查各发育阶段白蜡虫在寄主植物上的分布及泌蜡特征;在实验室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蜡虫蜡腺结构及其分泌蜡丝的形态;通过...
关键词:白蜡虫 蜡腺 泌蜡 性二型性 生态学意义 
榆林沙区黑沙蒿花粉二型性特征观察被引量:2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107-112,共6页乔占国 汪芳 吴娇娇 张春妮 张泽宁 宛涛 郝好 刘龙 
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沙蒿花粉控制技术研究(19-23)。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榆林沙区的黑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显微技术,对其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黑沙蒿花粉粒属单粒小型花粉,具有蒿属植物花粉的共性特征,属于较为进化物种的花粉形态,同时其花粉粒二型性特...
关键词:二型性 花粉形态 花粉粒 黒沙蒿 
扁蓄二型性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被引量:2
《草业科学》2022年第7期1405-1411,共7页秦启娟 严佳玥 魏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113)。
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为蓼科一年生草本、园林草坪绿化的优良地被植物。本研究对扁蓄种子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在5℃/15℃、10℃/20℃、15℃/25℃、20℃/30℃、25℃/35℃(黑暗12 h/光照12 h)5个变温周期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
关键词:扁蓄 种子异型性 种子萌发 休眠 温度 低温层积 划破种皮 
稻虱缨小蜂响应水稻挥发物的性二型性特征被引量:1
《应用昆虫学报》2021年第4期876-884,共9页黄庭发 马莹 汤冰洁 王冰洋 曾柔仙 周强 张古忍 
广州市重点项目专题(201804020062);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2020KJ113)。
【目的】比较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雌雄蜂对水稻挥发物的电生理响应,明确寄生蜂嗅觉感受能力的性别差异,为提高寄生蜂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微小触角电位检测方法,测量雌雄蜂对不同类别的9种水稻...
关键词:稻虱缨小蜂 水稻挥发物 触角电位反应 性二型性 
鸡嗉子榕缩腹榕小蜂触角形态及其感器的性二型被引量: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6期531-538,共8页谢华 李成星 张媛 李宗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107,31100279);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51900110)。
使用环境扫描电镜对缩腹榕小蜂雌雄蜂触角及其感器类型、数量、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分析了感器的形态性状和生态适应性.缩腹榕小蜂触角具有明显的雌雄二型性,雌蜂触角长862.75±20.65μm,由转节、柄节、梗节和10个鞭小节组成的鞭节...
关键词:鸡嗉子榕 非传粉榕小蜂 缩腹榕小蜂 雌雄二型性 触角感器 生态适应 
白念珠菌的二型性转换:从共生菌到致病菌被引量:1
《菌物学报》2020年第11期2003-2013,共11页王天旭 杨丹丹 孙洵 张茂 苏畅 逯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0162,81973370,31700133);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42019kf0197,2042019kf0233);武汉大学核心通识课“微生物的世界”建设项目。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人体内的良性共生真菌,存在于宿主的口腔、表皮、胃肠道及阴道等处,在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中可能引起严重的疾病。一般以二倍体的形式存在,且能在酵母、假菌丝和菌丝的状态之间转换。菌丝状态促进了白念珠菌...
关键词:白念珠菌 菌丝 形态转换 致病性 与宿主互作 
两种生境中盐地碱蓬二型性种子比例和萌发对策的差异被引量:1
《种子》2020年第2期99-106,共8页候婧 赵瑞华 合展 郭茹茹 董馥慧 高瑞如 
山西省教育改革创新项目(J 2016044);山西师范大学学科攀升计划项目(2017)资助
不同生境的盐地碱蓬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萌发对策。本文以生长于海岸和内陆盐湖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二型性种子为材料,采用室内萌发实验,探究了两种生境二型性种子萌发特征的差异,揭示两种生境中二型性种子萌发形成的不同策略。结果表明...
关键词:盐地碱蓬 二型性种子 萌发 NACL Mg 2+ CA2+ 
大凉螈繁殖生态被引量:5
《生态学报》2019年第9期3144-3152,共9页龚宇舟 王刚 黄蜂 何流洋 束潇潇 谢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017YFC0505202);四川省科技重大专项(2018SZDZX0036);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2111101);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保护项目(2017)
大凉螈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动物,其种群数量目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然而涉及该物种保护的繁殖生态学研究仍十分匮乏。通过融合围栏陷阱及标志重捕的样方调查法,对大凉螈石棉栗子坪种群繁殖个体和变态登陆幼体的迁徙、繁殖群体种群...
关键词:大凉螈 繁殖生态 繁殖迁徙 有效性比 性二型性 优势体征 产卵及孵化 
温度对大猿叶虫生活史特性的影响
《生物灾害科学》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李慧龙 徐强 王强 卢兆成 薛芳森 何海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430)
温度被认为是变温动物表型可塑性最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为探明大猿叶虫生活史对温度变化的反应,在16,19,22,24,26,28℃的恒温,光周期L16:D8下,测量了卵孵化到化蛹和成虫的羽化时间,蛹和成虫的体质量。结果表明,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随饲...
关键词:大猿叶虫 温度 发育时间 体质量 性体型二型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