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权

作品数:126被引量:59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魏胜强陈金钊张志铭周旺生凌斌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际市场观察
《深交所》2024年第7期45-48,共4页 
美国最高法推翻月“雪佛龙遵从原则”,或将限制包括SEC在内的美国联邦机构法律解释权6月28日,美国最高法院以6:3的投票结果推翻了有40年历史的“雪佛龙遵从原则”(ChevronDeference)。保守派占多数的美国最高法院此次裁决意见指出。
关键词:美国最高法院 法律解释权 保守派 雪佛龙 美国联邦 
司法解释进入行政执法的理论逻辑被引量:3
《行政法学研究》2024年第1期168-176,共9页陈越瓯 
相较于在司法系统内部的权威性地位,司法解释对于行政执法的效力尚不明确。针对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制以法律解释权力的配置为中心的现状,在司法解释能否进入行政执法的问题上,理论上存在基于法律解释工作安排的权力分工障碍、基于专业...
关键词:司法解释 行政执法 法律解释权 功能主义 国家机构 
法律询问答复的类型与适用控制——对《立法法》第69条的解释被引量:1
《财经法学》2023年第3期65-79,共15页巢永乐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研究”(22ZDA068)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观点认为法工委的法律询问答复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存在功能混同的问题,使得该制度在民主正当性与治理有效性之间存在一定张力。但上述立场难以成立。在职权属性上,二者具有本质区别。前者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兼顾民主与效...
关键词:立法权 法律解释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 民主与效率 
论国际投资仲裁中滥诉风险的法律规制
《争议解决》2022年第3期727-732,共6页孔晓婷 
投资者滥诉是一种复杂的法律现象,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仲裁庭法律解释权规制的缺失,东道国救济地位的弱化,第三方资助的推波助澜等因素是滥诉风险的重要诱因。双边投资条约的概括性、不确定性导致争端双方仲裁合意的缺失,投资者可以随时...
关键词:国际投资仲裁 滥诉 法律解释权 
WTO法律解释权的错配与重置被引量:8
《法学》2021年第10期181-192,共12页胡加祥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转基因食品规制法律体系构建研究”(18ZDA147);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项目(Usyd-SJTU Fund 2019-2021)的阶段性成果。
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审理贸易纠纷时,解释规则既是定分止争的方法,也是强化WTO成员规则意识的过程。因此,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解释WTO规则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和应尽职责。然而,WTO争端解决机构因其"非司法机构"属性,对受理的每一起纠纷都必须...
关键词:WTO 专家组 上诉机构 法律解释 司法能动 司法克制 
论司法解释的立法性质被引量:45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138-148,共11页聂友伦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资助成果。
长期以来,由于混淆了“司法解释”与“司法中的解释”这组概念,学界对司法解释的本体论研究往往基于“司法解释属司法权”展开,提出了“司法解释立法化”的虚假命题。通过论证立法机关法律解释权本身的立法性与转授的合法性可知,司法解...
关键词:司法解释 司法中的解释 立法 法律解释权 转授 
论法规备案审查与合宪性审查的关系
《中国宪法年刊》2019年第1期99-104,共6页胡锦光 
法规备案审查是依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形成的一项特殊制度,也可以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据《立法法》等规定,法规、规章等必须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
关键词:合宪性审查 法律文件 地方性法规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备案审查 全国人大常委会 法律解释权 
试析裁判说理的困境与出路
《行政与法》2019年第8期92-99,共8页付成斌 吴永科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在裁判说理时要阐明事理、释明法理、讲明情理和讲究文理,不断增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厚度。我国法官在裁判说理时一定程度上存在不会说理、不愿说理...
关键词:裁判说理 司法和谐 法官法律解释权 
“法律解释权”行使中的“尊重和保障人权”
《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9年第5期28-40,共13页陈金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系解释的原理、方法及运用”(项目编号:17BFX1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由于执法、司法活动等都离不开对法律的理解与解释,因而“法律解释权”的存在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没有法律解释法,这就难以把实际存在的解释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对“法律解释权”进行规制、矫正的宪法...
关键词:尊重人权 保障人权 法律解释权 法治话语 法治思维 
我国法律解释权主体的配置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9期3-3,8,共2页李金莲 
我国享有法律解释权的主体非常宽泛,立法、司法、行政等部门都享有法律解释权,但是如果由立法机关解释法律有违解释学的原理,违背权力制约的原则不利于司法独立;如果法院与检察院都享有法律解释权,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诉讼标准,极易导...
关键词:法律解释权 司法机关 解释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