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秩序

作品数:490被引量:2348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马长山苗梅华李泽闻立军季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资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通过法治实现公平正义
《法制资讯》2014年第Z1期67-67,共1页李林 
一、何谓法律意义上的公平正义。与道德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相比,法律范畴或者法律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明确性。谁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如何履行职责、实施行为,法律关系的形成与变更等等,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其二,规范性。...
关键词:国家宪法 地方性法规 司法机关 法律关系 法律范畴 行政法规 法律意义 承担义务 道德意义 法治秩序 
法治如何扑灭腐败
《法制资讯》2013年第4期13-14,共2页林来梵 
权衡之下,最终合理的选择似乎还是回到法治一途上来。但问题在于,法治真的可以扑灭腐败吗?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要澄清两个先决性的问题:一要看是何种"腐败";二要看指的是何种"法治"
关键词:先决性 结构性腐败 现代宪法 法治秩序 民俗化 容忍度 超越法律 缪尔达尔 传统中国社会 政治动乱 
重新认识中国法治进程
《法制资讯》2013年第1期10-11,共2页季卫东 
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证明市场经济和法治都没有唯一正确的、固定不变的模式。也就是说,不仅要重视法治对市场经济的影响,而且还要留意不同的法治模式对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不同影响,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类型做出取舍或者重组的...
关键词:中国法治进程 法治经济 法治模式 经济改革 法治秩序 法治观 行政规制 侵权行为法 市场监督 法律关 
送法上网
《法制资讯》2012年第8期10-12,共3页季卫东 
中国需要在继承传统和接受国际普遍规则的同时,根据网络结构的客观规律去不断试行独自的制度创新,以使法治原则能有效渗透到特有的网络之中。
关键词:法治原则 法治秩序 媒介作用 行政命令 法律秩序 理论命题 国家法律体系 自组织机制 实践理性 性权 
准确把握角度弘扬法治精神被引量:2
《法制资讯》2012年第5期30-32,共3页周玉华 
法治精神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从当前问题表现最突出、推进法治建设最迫切的角度来说,亟需从培育"四个意识"入手,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首要任务是培育社会的法治精神。
关键词:法治精神 法治国家 规则之治 法律至上 宪法法律 社会规则 法治秩序 社会矛盾纠纷 诚信原则 侵权行 
探索法治的中国道路
《法制资讯》2012年第Z1期86-89,共4页丁国强 
书评法治秩序是生活秩序,也是意义秩序;是生活方式,也是思维模式。只有将法治融入到生活逻辑中,植根于本土现实,充实于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才能够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法治道路魏敦友教授的《当代中国法哲学的使命》
关键词:中国道路 法治道路 法治秩序 法哲学 生活逻辑 生活秩序 法学学 西方法律 法律信仰 法治中国 
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优模式被引量:6
《法制资讯》2011年第12期43-46,共4页付子堂 
推进社会管理模式在法治实践过程中完成革命性的转型,最终形成以民生为导向、以法治为框架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对执政党、对民生。
关键词:社会管理 法治实践 法治型 社会矛盾 法治体系 法治秩序 政法工作会议 法治国家 最优模式 社会冲突 
找寻法治秩序的核心价值
《法制资讯》2011年第8期4-4,共1页季卫东 
在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的硬实力增长很快,但在信息流通、思想创新、各种文化的吸引力以及意识形态的普遍性影响等方面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从整体上看、客观地说,中国的软实力依然还比较薄弱。
关键词:法治秩序 改革开放时代 制度竞争 信息流通 思想创新 法律秩序 硬实力 行为自由 垄断状态 法学理论 
法治进程中的知识转变
《法制资讯》2010年第12期28-30,共3页梁治平 
我们所处的是这样一个时代,它一方面要求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其他学科的学者把法律问题纳入他们的思想范围,另一方面又要求法律家能像知识分子那样思考问题。
关键词:法治进程 法律家 政治学家 法治秩序 法学理论 法律理论 律学 法律形态 古代法律 政治理论 
法官要会做判官和教官
《法制资讯》2010年第5期21-23,共3页田成有 
法官就是要用公正判决之成果向社会渗透、展现法官对法律的追求和捍卫。从这个层面上讲,法官的宣传教育比专家、教授。
关键词:宣传教育 法制宣传 审判职能 司法权威 审判活动 审判工作 审判公开 法治秩序 审判程序 法律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