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意义

作品数:322被引量:45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罗建文雷绍业张世英陆传照沈云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比起感叹号,思政教育更需要问号
《辅导员》2025年第2期4-6,共3页 吕玢(译) 
信念是经过反复理解,并已成为人的主观世界有机组成部分的知识。那么反复理解知识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一个人能看到自己的活动--向自己的集体和社会奉献的劳动、行动和行为的道德意义。只有在激烈的争论和不同意见的交锋中,才能对道德...
关键词:思政教育 理解知识 道德意义 主观世界 道德价值 社会奉献 问号 感叹号 
教育和人民之间内在契合的三重逻辑理路
《教育伦理研究》2024年第1期14-23,共10页董辉 李金格 
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形式,有其自身的主体性特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的基本善”的框架内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的。教育是有温度的,教育具有伦理价值诉求和道德情感关切,教育在肯定或赞美着谁,同时也在否定或鞭笞着谁。从某种严格的道...
关键词:黄金屋 前资本主义社会 道德意义 道德情感 内在契合 逻辑理路 主体性 价值诉求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
《教育伦理研究》2024年第1期151-161,共11页钱焕琦 
一、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时代特点作为培养社会高层次劳动者的机构,高校具有何种功能?这对我们探讨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意义极有助益。美国教育家约翰·S·布鲁贝克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
关键词:高校教师 高深学问 道德意义 高校功能 分析批判 时代特点 教育家 高层次 
建构主义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培育的道德意义和实践进路
《文教资料》2024年第24期71-73,82,共4页李雍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现代化实践研究专项课题“数字化赋能高校‘大思政课’教学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2024CXJG074);2024年度南京林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赋能高校网络思政的创新路径研究”。
数字时代,我们需要在建构主义视域下深入思考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培育的实践进路。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培育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它能够从伦理空间、伦理内核、伦理责任三个方面强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我们要思考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培育...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大学生 国家形象观 ‧培育 进路 
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本体论及其道德意义探析
《伦理学研究》2024年第6期67-73,共7页赵司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年来中东欧非自由主义的兴起及演变研究”(19BKS014)的阶段性成果。
赫勒的日常生活本体论解读可以从自我保存、个人主义、个性和有意义的生活四个方面展开。自我保存具有自我和社会两个维度,不仅是对已有个体的维护,也是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性的维护。赫勒所批判的个人主义弊端与将他人作为手段、排他...
关键词:自我保存 个人主义 个性 有意义的生活 
“我要去巴黎旅行!”:旅游作为“意志”与伦理研究的可能
《旅游学刊》2024年第8期1-3,共3页方芳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规划课题“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理论研究”(2024SCG221);杭州市社科规划“优秀青年人才”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休闲价值观建构与培育路径研究”(2023QNRC16)阶段性成果。
尽管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人应当怎样生活”,但一般伦理学的兴趣集中在道德行动及其与幸福的关系上,而对其他实践理性兴趣寥寥。胡塞尔指出了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分野,“与实践道德理性的某些原则有关的道德只是伦理的一个部分”(2),“如...
关键词:实践理性 伦理研究 道德意义 道德理性 道德行动 一般性原则 道德感 胡塞尔 
不灭的灵魂——四下《海的女儿》整本书阅读探究课教学
《小学教学设计》2024年第16期45-46,54,共3页王崧舟 
【教学目标】1.核心目标:在初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深入感受与把握小人鱼勇敢、坚强、纯洁、善良的人物形象,从道德意义上初步体会“不灭的灵魂”所蕴含的精神品质。2.条件目标:(1)学习问题探究式阅读、情节梳理式阅读、性格对比式阅读等...
关键词:精神品质 探究式阅读 整本书阅读 道德意义 探究课 方法与策略 教学目标 核心目标 
记得、晓得与明得:王阳明论读书三境
《新华文摘》2023年第21期155-156,共2页朱承 
王阳明曾以“读书学圣贤”为人生“第一等事”,强调读书的目的是成圣成贤,成就道德意义上的理想人格。在当时的语境下“读书”主要指的是学习经典。如何读书或者说如何学习经典,是当时天下士子所关心的话题。关于这一问题,王阳明也自有...
关键词:传习录 王阳明 道德意义 成圣成贤 理想人格 读书学 学习经典 本体 
融合德育建构魅力小学语文课堂被引量:3
《新智慧》2023年第22期59-61,共3页陈英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阅读内容、写作技巧、口语表达元素,还承载了诸多的人文要素。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语文教学旨在从具体的知识点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渗...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教育 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 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 人文社会科学 道德意义 
共同富裕是跨越时空的会通
《海派经济学》2023年第2期217-218,共2页刘长明 宋泽楷 
观《易》之六十四卦,“探赜索隐”,共同富裕思想清晰可见;“钩深致远”,共同富裕长河源远流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周易》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基于共同富裕的会通逻辑,清晰可见。...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思想 宇宙精神 顺天应人 道德意义 化成天下 六十四卦 内在依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