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

作品数:427被引量:10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景扶明汪悦进李清泉胡孚琛徐晓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五台山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救人一命 胜造七级浮屠
《五台山研究》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肖雨 
关键词:黄教 名僧 修持 科仪 文殊菩萨 五台山 慈悲 道场 出家 故里 
净土宗文献二种训释记被引量:1
《五台山研究》1991年第3期16-20,共5页陈士强 
宋初以后,净土信仰不仅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成为流布最广的佛教修持法门,而且渗入诸宗,变为天台宗、华严宗、禅、律宗等宗派兼弘的教说。无论是倡导止观双修的,还是主张性相圆融的,或者儒释合流的,在谈到死后的归宿时,莫不以往生西方极乐...
关键词:净土宗 净土信仰 发愿文 往生 止观 念佛三昧 天台宗 华严宗 修持 圆融 
论昙鸾的念佛方法(上)
《五台山研究》1991年第3期31-35,24,共6页陈扬炯 
昙鸾(476—542),雁门(治所在今山西省代县)人,少年时于五台山出家为僧,后来住锡于交城县石壁玄中寺,梁武帝萧衍誉之“肉身菩萨”(《续高僧传·僧达传》),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尊之“神鸾”(《续高僧传·昙鸾传》)。昙鸾是中国净土宗的创始...
关键词:往生净土 实相 持名念佛 成佛 难行道 法身 净土宗 僧传 修持 器世间清净 
佛教哲学与佛教医学被引量:2
《五台山研究》1991年第2期17-21,共5页史旺成 
佛教哲学是佛教独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佛教徒进行修持以期解脱的理论依据,也是佛教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石。深入研究佛教哲学与佛教医学的有机联系,必将促进哲学研究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佛教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与佛教医学密切相...
关键词:佛教哲学 缘起性空 道谛 缘起论 修持 摩诃止观 增损 灭谛 文殊师利 入不二法门 
昙鸾与慧远净土思想比较研究——昙鸾研究之四被引量:2
《五台山研究》1990年第4期16-20,共5页施光明 
昙鸾(476—542),雁门娄烦(今山西原平)人,北朝五台山高僧。他一生专修净观,弘扬净业,为净土立宗奠定了基础,近代学者推之为净土宗“初祖”。慧远(334—416),也是雁门娄烦人,东晋高僧。他曾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象前集徒结社念佛,共...
关键词:慧远 净土宗 往生净土 称名念佛 观想念佛 道教思想 实相念佛 净业 修持 十念 
大社铜牛
《五台山研究》1989年第2期45-46,共2页文芳 
五台山佛国藏珍楼内,保存有一尊明代铸造的铜牛。高85厘米,长146厘米。遍体鎏金,腹内中空。四肢健壮,分足而立。体魄雄伟,两角内收,闭嘴蓄力,引颈伸首,双目圆睁,平视前方,作拉车状。看上去给人一种善良、温顺、勤劳、朴实的感觉。这就...
关键词:佛国藏珍楼 菩萨乘 声闻乘 缘觉乘 大日经疏 辟支佛 腹内 三乘 根器 修持 
佛教与中国伦理(续)
《五台山研究》1987年第2期4-9,43,共7页方立天 
四封建宗法制和佛教孝道论中国佛教宣传得最多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孝”,因此孝道便成了中国佛教伦理道德的重心。可以说中国佛教是以孝为中心来展开它的伦理道德学说的。佛教所赖以生存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命脉的。它的经...
关键词:中国伦理 中国佛教 佛性论 佛教学者 成佛 伦理道德观念 一切众生 一阐提 竺道生 修持 
雍正咏五台诗注释
《五台山研究》1986年第6期44-46,共3页舒琳 
[注释](1)雍正:爱新觉罗·胤帧(1678-1735)年号。胤祯,满族,清朝第三代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四子,公元1722-1735年在位,庙号世宗。他对佛法修持严密,悟入深远,自号“圆明居士”,若有《御选语录》等书,康熙四十一年二月,他曾以贝勒身分...
关键词:康熙皇帝 清圣祖 胤祯 世宗 悟入 清凉山志 修持 第三代 五台 四十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