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封建意义

作品数:2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傅承洲朱栋霖张劲松魏中林宁夏江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苏州大学韶关学院贵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职业技术》《文史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论《钗头凤》的反封建意义及悲剧艺术的崇高美被引量:1
《鹿城学刊》2022年第2期1-5,47,共6页范垂新 
陆游沈园题壁词《钗头凤》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在客观上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钗头凤》是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体现了悲剧艺术的崇高美。
关键词:沈园 钗头凤 反封建意义 悲剧艺术 崇高美 
《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反封建意义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X期112-113,共2页周瑶 
《少年维特的烦恼》经久不衰的魅力之一在于她的强烈的反封建意义,本文将从十八世纪德国的时代背景、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小说的语言特点、小说描写的爱情、主人公的烦恼、小说的结局等方面讨论《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反封建意义。
关键词:维特 反封建意义 
论《家》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兼及反封建意义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Z期58-58,共1页李莉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里的首部作品,也是其代表作.自该著作问世后,凭借其旗帜鲜明的反封建色彩、细腻动人的人物刻画,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时隔70余年,依然能从作者细腻的文笔里感受到他那经久不息的反封建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 人物形象 反封建性 
浅析雨果笔下的爱斯梅拉达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年第5期135-135,共1页孟亚娜 
爱斯梅拉达,是雨果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小说以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圣母院为背景,以副主教克洛德扭曲的信仰及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苦难的一生为主线,上演了一场善良无辜的人在黑暗的中世纪受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
关键词:爱斯梅拉达 雨果 《巴黎圣母院》 反封建意义 主要人物 代表作 克洛德 中世纪 
大西厢
《新长征(党建版)》2012年第3期34-34,共1页
源于元杂剧《西厢记》及民间唱本,是二人转常下单的看家戏,也叫看家锁头,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描写张君瑞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丫鬟红娘传书递简促其好事、有情人终成眷属,具有深刻的反封建意义。
关键词:《西厢记》 反封建意义 恋爱故事 元杂剧 二人转 崔莺莺 唱本 民间 
经典《雷雨》:从话剧到苏州评弹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26-31,共6页朱栋霖 
苏州评弹《雷雨》的改编重在阐发原著精神,抛弃历来研究中的阶级斗争观点与庸俗社会学,阐发《雷雨》原典作品人性的光辉和命运扣问的主题。话剧演出以周朴园蘩漪或周朴园鲁妈为主线,评弹版《雷雨》以蘩漪与周萍冲突为主线,重新塑造蘩漪...
关键词:《雷雨》 苏州评弹 话剧演出 反封建意义 舞台形象 庸俗社会学 阶级斗争 悲剧女性 
论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被引量:1
《职业技术》2011年第3期80-80,共1页焦桂华 
巴金的小说《激流三部曲》不但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腐朽,还以大量的笔墨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文化运动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对封建制度的反抗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亮点。
关键词:《激流三部曲》 反封建意义 巴金 封建家庭 封建势力 文化运动 青年一代 封建制度 
袁枚批判乾嘉考据诗风的反封建意义被引量:2
《中州学刊》2010年第2期222-225,共4页宁夏江 魏中林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晚清学人之诗研究>(09YJC751060);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典诗歌学问化问题研究>(06JA750);2006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典诗学的学问化问题研究>(06J02)的阶段性成果
袁枚对乾嘉考据诗风的批判态度与他对乾嘉考据学风的态度紧密相联。他没有主张诗歌要绝对排斥考据,认为只要适量和切入得好,考据可以入诗,考据诗也是诗歌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他反对将大量考据内容放进诗中,反对以考据家的眼光来评诗、注...
关键词:袁枚 考据诗风 诗本性情 反封建 
从话本选本看话本经典的形成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10年第1期37-46,共10页傅承洲 
根据古今24种话本选本统计,《卖油郎独占花魁》等23篇话本入选率最高,"三言"、"二拍"入选篇数最多,这些话本与话本集堪称经典。古今选本选目存在差异,说明古今选家的小说观念明显不同,古代选家兼顾话本的传奇和劝惩,现代选家在一段时间...
关键词:话本 选本 小说观念 阶级矛盾 反封建意义 “三言” “二拍” 存在差异 
论《小城三月》的反封建意义
《长城》2009年第10期43-44,共2页李艳 王淑梅 
《小城三月》发表在1941年7月1日香港《时代文学》第1卷第2期上。这是萧红逝世前所写的最后一篇小说,"这部作品也可以说是对作者萦绕不去的寂寞氛围的一个梦幻情节。
关键词:《小城三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