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无脊椎动物

作品数:56被引量:55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任海庆袁兴中张跃伟谢志才王崇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重庆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环境监测》《上海海洋大学学报》《环境工程技术学报》《中国水产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生态位分析
《湖泊科学》2024年第4期1192-1203,I0022-I0025,共16页池仕运 胡俊 郑金秀 胡菊香 李嗣新 魏秘 吕克强 彭建华 
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2019HJ2096001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1A2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9158,51409178,51679152)联合资助。
于2019-2021年对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态位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海拔多沙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动物主要由水生昆虫组成,水生昆虫中双翅目物种占比较高。钩虾、扁蜉、襟襀、四节...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β多样性分解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多样性 种间竞争 金沙江上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河流大型无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被引量:2
《湖泊科学》2023年第6期2059-2070,共12页李正飞 蒋小明 王军 刘振元 张君倩 熊雄 谢志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1664,32301370);神农架国家公园本底资源综合调查研究项目(SNJNP2022008);神农架金丝猴保育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SNJGKL2022008)联合资助。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即群落构建)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论题。有关亚热带季风区大型河流生物多样性格局及维持机制的认识仍十分有限。以汉江上游(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为研究区域,以大型无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群落多样性时...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 大型无脊椎动物 物种多样性 时空格局 维持机制 
瓯江源头区龙泉溪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
《中国环境监测》2023年第6期142-156,共15页吕阳奇 刘财鑫 顾天宇 陈辉 王璐瑶 潘达 吴军 
浙江省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H202105002)。
源头区溪流是河流生态系统最脆弱的部分,也是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简称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热点区域,在流域物种库的形成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维持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对源头区溪流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系统调查研究...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DNA条形码 多样性调查 群落结构特征 水生态健康评估 龙泉溪 
基于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张家界野生大鲵生境质量评价被引量:3
《淡水渔业》2023年第1期102-112,共11页高峰 向劲 谢宜兴 邓智勇 陈家法 谢玉坤 欧东升 王崇瑞 
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FBC1005)。
为评估野生大鲵生境质量,促进大鲵栖息地恢复和野生大鲵资源保护,于2020年8月对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2个大鲵栖息地开展了大型无脊椎动物及环境因子调查。共采集到大型无脊椎动物85个分类单元,隶属5门8纲15目43科,其中以...
关键词:大鲵生境 大型无脊椎动物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生境质量评价 
废弃养殖塘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特征
《生态学杂志》2022年第6期1135-1142,共8页张丹 张冠雄 王可洪 王芳 刘双爽 潘远珍 袁兴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8031)资助。
随着农业活动的持续,一些原本用于农业生活生产的鱼塘被废弃,成为适宜水生生物栖息的废弃塘系统。本研究调查了重庆市梁平区4个废弃塘系统与4个鱼塘(对照组)的生境结构、水质与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以了解废弃塘系统的生境与群落结...
关键词: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 废弃塘系统 生物多样性 
扬州宝应湖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被引量:11
《生物多样性》2020年第12期1558-1569,共12页胡芮 王儒晓 杜诗雨 李萌 邢雨辉 潘达 徐海根 孙红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507206);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作为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能够有效地反映水环境的健康状况。为了更好地了解扬州宝应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多样性,本文于2015–2019年对扬州宝应湖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进行野外调查和采样,联...
关键词:扬州 宝应湖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DNA条形码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辽河流域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22期157-158,共2页李赫 
采用BI指数法对辽河全流域24个点位进行水质评价,探讨辽河流域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区域内共监测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134种,隶属于3门7纲17目36科93属,其中以水生昆虫为主,其次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甲...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BI指数法 水质评价 辽河流域 
基于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BI指数法的大浑太流域水质生物评价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22期159-159,166,共2页李赫 
采用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BI指数法对大浑太流域14个点位进行了水质评价,评价结果与理化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共监测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3门7纲12目25科62属90种,以水生昆虫为主,其次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BI指数在2.56~8.82之...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BI指数法 水质评价 大浑太流域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蟹多样性研究课题组
《生物多样性》2019年第5期577-577,共1页
中国是全球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然而,淡水蟹类等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与生态服务价值极少受到重视,淡水蟹类的多样性变化及其生存状况鲜有关注和了解。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红英...
关键词:淡水蟹类 课题组 大型无脊椎动物 物种多样性 生命科学 多样性研究 师范大学 
环境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6
《生物多样性》2019年第5期480-490,共11页李萌 尉婷婷 史博洋 郝希阳 徐海根 孙红英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环境DNA(eDNA)是指生物有机体在环境中(例如土壤、沉积物或水体)遗留下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进行测序以及数据分析来反映环境中的物种或群落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 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省时省力、无损伤等优...
关键词:宏条形码 第二代测序技术 外来入侵物种 淡水生态系统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