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三针

作品数:71被引量:32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智斌牛文民王渊杨晓航牛晓梅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安高新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新中医》《针灸临床杂志》《中国医药导报》《辽宁中医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针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针刺研究》第36卷(2011年)总目次
《针刺研究》2011年第6期463-468,F0003,共7页
关键词:针刺麻醉 针麻 电针 针灸治疗 艾灸 大鼠海马 穴位埋线 针刺治疗 随机对照 针刺研究 嗅三针 杨晓航 目次 
“嗅三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毒覃碱型受体的影响被引量:13
《针刺研究》2011年第2期90-94,共5页杨晓航 刘智斌 牛文民 牛晓梅 王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30973792)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胆碱能毒覃碱型受体(M受体)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了解其对嗅觉通路完整性的依赖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嗅神经切断+嗅三针组和嗅三针组,每组10只...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嗅三针 电针 胆碱能M受体 海马 
“嗅三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Bcl-2和Bax表达的干预效应被引量:34
《针刺研究》2011年第1期7-11,共5页刘智斌 牛文民 杨晓航 牛晓梅 王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0973792)
目的:探讨"嗅三针"通过嗅觉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以阐明其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嗅神经切断嗅三针组、嗅三针组,每组10只。β-淀粉样蛋白(Aβ)...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嗅三针 海马 嗅神经通路 BCL-2 BAX 
嗅三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生长抑素、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针刺研究》2009年第2期106-109,共4页牛文民 刘智斌 杨晓航 牛晓梅 王渊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K13-03(17)]
目的:观察嗅三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肽的影响,探讨嗅三针治疗VD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VD模型组、VD嗅球损毁针刺组、嗅三针组,每组10只。四血管阻断法制作V...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电针 嗅三针 嗅球 学习记忆 海马 生长抑素 精氨酸加压素 
嗅三针对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胆碱乙酰化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8
《针刺研究》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刘智斌 牛文民 杨晓航 牛晓梅 王渊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07K13-03(17)]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模型组、嗅球损毁电针组、单纯AD电针组,每组10只。Aβ1-40注射法造大鼠AD模型,电凝法损毁嗅球。嗅...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嗅球损毁 电针 嗅三针 学习记忆 海马 ChAT ACHE 
嗅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7
《针刺研究》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刘智斌 牛文民 杨晓航 牛晓梅 
陕西省社发攻关课题资助项目(No.2007K13-03)
目的:观察嗅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以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用嗅三针刺激疗法,并施以电针(疏密波,3.85~6.25Hz,0.8~1.0mA),留针1h,每日1次,连续治疗5d后休息2d为1...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嗅三针 电针 
嗅三针电刺激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组织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针刺研究》2007年第6期377-379,共3页牛文民 刘智斌 
目的:探索嗅三针电刺激干预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病理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观测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刺激嗅三针治疗观测组采用平刺进针,电针选用疏密...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嗅三针 电刺激抗氧化 
“嗅三针”电刺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线粒体保护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5
《针刺研究》2007年第3期163-166,共4页刘智斌 牛文民 
目的:探讨“嗅三针”电刺激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线粒体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SD大鼠30只,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给予“嗅三针”电刺激,疏密波,频率80-100 Hz,强度1-3 mA,持续60 min。进行线粒体体视学检测,...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大脑皮层神经元 线粒体 嗅三针 电刺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