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菊头蝠

作品数:13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峰张树义陈其才吴飞健梁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动物学杂志》《Zoological Research》《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雄性菲菊头蝠夏季集群大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动物学杂志》2021年第3期330-337,共8页邹文玉 徐榕 王桢 王维维 高会敏 罗波 邓迎春 梁海英 冯江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31800323);西华师范大学校内基金项目(No.18B024,17E066);西华师范大学本科生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No.S202010638082)。
本研究以栖息于废弃防空洞的雄性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夏季集群大小变化及其潜在影响因素。应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菲菊头蝠在6月到8月期间的集群大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检验菲菊头蝠...
关键词:蝙蝠 栖息地 集群大小 月变化 
降雨噪声对菲菊头蝠出飞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兽类学报》2020年第2期129-134,共6页吴秀 罗波 王维维 高会敏 邓迎春 王静 冯江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800323);西华师范大学校内基金项目(18B024,17E066);西华师范大学本科生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810638024)。
降雨噪声属于常见的自然噪声,由雨滴撞击物体表面产生。目前,有关降雨噪声对动物的潜在影响被普遍忽视。回声定位蝙蝠主要利用声信号在黑暗环境导航空间、探测猎物及社群交流,是开展降雨噪声影响研究的理想类群。本研究选择菲菊头蝠(Rhi...
关键词:蝙蝠 降雨 噪声 出飞行为 回声定位声波 
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的性二态有利于性别识别被引量:2
《兽类学报》2019年第2期155-161,共7页庞育兰 罗波 王漫 吴秀 冯江 
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412680)
许多动物的叫声频率呈现性二态现象。蝙蝠夜间活动,主要利用声音信号导航空间、追踪猎物、传递交流信息。本研究选择成体菲菊头蝠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回声定位声波频率性二态是否有利于性别识别。研究发现,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参数...
关键词:翼手目(蝙蝠) 菊头蝠 回声定位声波 性二态 
菲菊头蝠不同地理种群回声定位声波差异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
《动物学杂志》2015年第5期716-724,共9页沈琪琦 刘奇 陈毅 赵娇 彭兴文 孙云霄 陈珉 张礼标 
广东省科学院重大科技产出规划专项(No.ZDCCYD201307);广东省重大国际合作项目(No.2013B050800024)
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是蝙蝠生态学研究领域一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对于探索物种生存机制、物种形成及其保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从较大地理尺度上(9个地理种群)研究了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回声定位声波结构...
关键词:菲菊头蝠 回声定位 地理种群 适应性进化 
菲菊头蝠的核型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2期96-99,共4页陈志坚 王任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6003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GXNSFA018089)
取骨髓细胞,采用空气干燥法对来自广西桂林的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的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菲菊头蝠的染色体数为2n=62,染色体臂数(NF)是60;30对常染色体皆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相邻同源染色体大小相近,不易区分;X染色体为大型亚...
关键词:菲菊头蝠 核型 广西 
北京地区翼手目一新记录——菲菊头蝠被引量: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5期27-30,共4页宋巍 高武 陈卫 战永佳 
北京地区翼手类目前共有3科17种,本次调查发现一新记录——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其中绝大多数为古北型,有11种,占64.75%,此外,有4种季风型和南中国型1种,东洋型1种.北京西部种类特别丰富,占北京翼手类的82%;北部燕山山区,缺少...
关键词:翼手目 菲菊头蝠 生物多样性 北京地区 
幼年菲菊头蝠形态和声音发育被引量:2
《Zoological Research》2009年第1期91-98,共8页韦力 茹炳华 周莹莹 邵伟伟 张礼标 洪体玉 周善义 马杰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项目资助(张树义)
2006年5月31日—7月20日于桂林市郊积水洞对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幼蝠形态和叫声发育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幼蝠在出生后近3周内体重和前臂长增长迅速,随后增长速率变缓,且体重和前臂长增长与年龄均显著相关(年龄与体...
关键词:菲菊头蝠 形态特征 声音 发育 幼年 
菲菊头蝠在中国北方的新纪录被引量:4
《动物学杂志》2007年第6期102-102,共1页张劲硕 李钢 刘洋 张俊鹏 韩乃坚 赵华斌 张树义 
关键词:菲菊头蝠 中国北方 印度尼西亚 中国南部 爪哇岛 英文名 BAT 三角形 
菲菊头蝠冬眠期的精子储存被引量:3
《兽类学报》2007年第3期229-233,共5页陈忠 韩文文 张述才 李玉春 
海南省教育厅重点基金资助项目(HJKJ200521)
菲菊头蝠是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的翼手目种类,在中国大陆南部和海南岛有广泛分布。为探讨热带菲菊头蝠是否具有冬眠期(12月至翌年2月)储精现象及生殖腺组织结构的变化,对海南岛的菲菊头蝠成年雄蝠和成年雌蝠生殖系统在冬眠期间的变化进...
关键词:菲菊头蝠 精子储存 冬眠 生殖腺 
本期封面照片介绍——菲菊头蝠
《Zoological Research》2006年第3期268-268,共1页罗峰 
关键词:菊头蝠 照片 封面  马来群岛 小蝙蝠亚目 马蹄形 尼泊尔 冬眠 体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