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关今华韩赤风刘朋杨蕙朱方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更多>>
相关期刊:《人民司法》《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索》《现代台湾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意大利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判例发展与启示被引量:2
《求索》2012年第2期153-155,共3页刘朋 丁少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B20100804)
自2003年起,意大利最高法院遵循在私法中贯彻宪法原则的理念,提出"以宪法为导向"的解释方法,恢复了《意大利民法典》第2059条在非财产损害赔偿领域的基础地位,得到了意大利宪法法院的支持。"生存损害"理论的衰落和"损害待证"理论的确立...
关键词:非财产损害赔偿 意大利判例法 违宪审查 精神 损害赔偿 
德国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
《人民司法》2007年第05S期97-100,共4页韩赤风 
一、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原因 按照德国民法典原第847条第1款(该条属于德国民法典中的侵权行为法)的规定,在侵害身体、健康以及剥夺自由的情形下,受害人也可由于非财产损害而请求合理的金钱赔偿。这里所说的请求合理的...
关键词: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 德国民法典 侵权行为法 金钱赔偿 受害人 请求权 抚慰金 原因 
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一次历史性变革——论《德国民法典》抚慰金条款的新近调整及其意义被引量: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06-111,共6页韩赤风 
自《德国民法典》颁布实施一百余年以来,抚慰金的适用仅局限于侵权行为法范围内。然而,2002年《德国民法典》的修订改变了这种状况。抚慰金请求权不仅可基于侵权行为而产生,也可在一定条件下基于违约行为和危险责任而产生。这样的调整...
关键词:抚慰金 抚慰金条款的适用 抚慰金的确定 《德国民法典》 
海峡两岸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法律解释
《现代台湾研究》2006年第6期42-47,共6页关今华 
近代以来,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在侵权行为法领域里创建出一个新分支精神损害赔偿法。台湾“民法”吸取欧洲大陆法系的立法经验,建立了以保护人身权为主要特征的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大陆《民法通则》推定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关键词: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海峡两岸 法律解释 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 《民法通则》 资本主义国家 大陆法系 侵权行为法 
对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01-103,共3页龚帆 杨蕙 朱方毅 
对非财产损害赔偿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情况,并对其进行了法经济学上的分析,提出了以社会交易成本说与效用论来分析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设想,随即分析了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这个例证,就中国的非财...
关键词:非财产损害 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 中国 法律经济分析 社会交易成本说 效用论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 侵权行为 
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演进和发展
《特区法坛》2003年第77期11-12,15,共3页汪斌 
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司法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影响作用,非财产损害的内涵也是随着司法实务的改变而发生着改变。因此,探讨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 司法实务 法官法 自由裁量权 司法体制 
现代台湾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学说及研究被引量:2
《现代台湾研究》2000年第4期72-76,共5页关今华 
台湾地区的法学,尤其是民法学是建立在比较法的基础之上,很多学者采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结合判例,通过百家争鸣,创设许多不同学说观点。在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这个重大问题上,台湾向德国学习,在立法体例、造法活动、判决风格、法...
关键词: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 学说 现代 台湾地区 研究方法 百家争鸣 立法体例 法律政策 解决问题 法律技术 社会变迁 思想观念 人格价值 金钱赔偿 比较法 民法学 判例 判决 
现代台湾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司法实践及发展被引量:1
《现代台湾研究》2000年第3期70-74,共5页关今华 
'台湾民法'对人格权被侵害时的慰抚金请求加以限制,不是没有理由的,其主要是认为非财产损害难以用金钱进行评定,不加以限制可能产生人格商业化问题。鉴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人格权保护渐受重视,如何扩大非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就...
关键词:台湾省 民法 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 人格权 司法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