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颤抖性产热

作品数:16被引量:12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德华王祖望王政昆侯建军陈竞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昆明市海口林场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生物过程》《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兽类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纤维食物对海南社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兽类学报》2023年第1期11-20,共10页迟庆生 罗惠宁 姚小刚 李光容 杨昌乾 张强 刘雨杭 刘全生 
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IABR-KF201902);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2]2186号);遵义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遵师BS[2019]23号)。
自然界中食物质量常存在季节性变化,可影响小型哺乳动物的生理特征及其生存和分布。为研究高纤维(低质量)食物对栖息于贵州遵义的海南社鼠(Niviventer lotipes)能量代谢的影响,通过饲喂标准兔饲料(高纤维)或鼠饲料(低纤维)处理海南社鼠4...
关键词:能量收支 基础代谢率 非颤抖性产热 表观消化率 消化道 
青藏高原小型哺乳动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从个体到生态系统被引量:1
《兽类学报》2022年第5期482-489,共8页王德华 王祖望 
山东大学学科发展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0417,32090020);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科技专项培育项目(XDPB16)。
本文回顾了青藏高原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能量代谢特征与环境适应性、适应性产热与体温调节、能量平衡与体重调节、生理极限值和种群能流估算等,总结了近年一些新兴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双标记水方法测定能量...
关键词:基础代谢率 褐色脂肪组织 非颤抖性产热 最大代谢率 种群生理学 种群能量流动 
动物所揭示“肠道菌群—肠—脑”互作调控动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机制
《江西饲料》2019年第5期43-43,共1页
冬季的严寒和食物短缺对于温带地区非冬眠哺乳动物的生存是极大的挑战。恒温动物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产热(非颤抖性产热)是一种高效迅速的产热方式,受交感神经支配,在小型...
关键词:小型哺乳动物 肠道菌群 适应机制 寒冷环境 非颤抖性产热 调控 互作 褐色脂肪组织 
温度和高脂食物对黑线仓鼠代谢产热和体脂累积的影响被引量:5
《兽类学报》2018年第4期384-392,共9页毕中强 闻靖 施璐璐 谭松 徐小明 赵志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17)
能量代谢的适应性调节是小型哺乳动物应对环境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为探讨不同温度下动物在代谢产热能量支出与脂肪累积之间的权衡策略,以成年雄性黑线仓鼠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个实验:实验1将动物驯化于高脂和低脂食物;实验2将动物...
关键词:体脂累积 高脂食物 非颤抖性产热 黑线仓鼠 温度 
小型哺乳动物产热特征的研究
《生物过程》2016年第3期53-57,共5页陈金龙 何银忠 严毅 王娟 左木林 
能量是生命现象的流通货币,产热是生物体内能量的一部分。小型哺乳动物产热特征是小型哺乳动物在自然环境胁迫下的生存机制和适应对策。本文分别从基础代谢率、静止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三部分综述了小型哺乳动物的产热特征。
关键词:基础代谢率 静止代谢率 非颤抖性产热 
冷驯化对中缅树鼩褐色脂肪组织适应性产热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5年第6期567-572,共6页高文荣 曹能 朱万龙 张浩 王政昆 陈金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编号:2014BAI01B01-06);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编号:2014DFR310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No.31360096);云南省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
目的探讨环境温度对中缅树鼩体重、褐色脂肪组织(BAT)产热活性及解偶联蛋白1含量的影响,为建立树鼩肥胖模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体重相似的成年中缅树鼩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0 d),置于(25±1)℃,12 L/12 D条件下饲养;以及...
关键词:中缅树鼩 冷驯化 非颤抖性产热 褐色脂肪组织 解偶联蛋白1 肥胖 产热 
大绒鼠被毛的季节性变化
《生物过程》2015年第4期39-44,共6页付家豪 杨涛 张麟 陈金龙 王政昆 朱万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260097;31560126)资助。
为阐明大绒鼠被毛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在体重调节和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本研究测定了季节性变化条件下大绒鼠的体温、被毛重量和非颤抖性产热。结果表明:冬季大绒鼠的体温显著降低,冬季被毛重量和非颤抖性产热显著高于夏季。其中冬季被毛重...
关键词:大绒鼠 被毛 非颤抖性产热 
不同去甲肾上腺素剂量下布氏田鼠非颤抖性产热比较被引量:16
《兽类学报》2006年第1期84-88,共5页王建梅 王德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330140;30170151)
非颤抖性产热是小型哺乳动物的一种重要产热方式。关于其定量测定,一般采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诱导的最大耗氧量的方式获得。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我们利用常用的3种经验公式计算剂量,即:(1)NE(...
关键词:非颤抖性产热 去甲肾上腺素 布氏田鼠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小毛足鼠的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被引量:16
《兽类学报》2004年第2期152-159,共8页战新梅 王德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SCX2-SW-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151);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特别支持费资助项目(STZ-01-06);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首都圈(环北京)防沙治沙应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FS2000-009)
为了解小毛足鼠对沙漠生境的适应特征,对其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特征进行了测定。代谢率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计测定,非颤抖性产热用皮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诱导,能量摄入采用食物平衡法测定。结果显示:小毛足鼠的热中性区为25~33℃,平...
关键词:内蒙古 浑善达克沙地 小毛足鼠 能量代谢 体温调节 基础代谢率 非颤抖性产热 
社鼠褐色脂肪组织和器官总蛋白及线粒体蛋白的季节变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47-49,共3页鲍毅新 徐丽珊 郑祥 
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项目 (0 0 0 63)
对社鼠 (Rattusniviventerconfucianus)的褐色脂肪组织 (BAT)、肝脏、心脏和后肢肌肉组织总蛋白和线粒体蛋白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BAT的平均鲜质量和相对质量从春季到冬季逐渐增加 ,各季节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BA...
关键词:社鼠 褐色脂肪组织 肝脏 心脏 后肢肌肉组织 总蛋白 线粒体蛋白 季节性变化 非颤抖性产热 环境温度 适应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