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沸

作品数:352被引量:84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力晏刚罗向龙马虎根鱼剑琳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级压缩自复叠热泵的循环特性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5年第3期744-751,共8页王林 郭飞燕 谈莹莹 李修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2378094,No.52278122);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No.22IRTSTHN006);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No.232102321092)。
传统单级压缩自复叠热泵存在压缩机排气温度偏高与制热效率偏低等瓶颈问题。基于此,本文构建以R290/R600为工质的双级压缩自复叠热泵循环流程,提出了高低沸点组分的分级压缩匹配低沸点组分的分凝提纯的思想,实现富含低沸点组分与富含高...
关键词:非共沸混合工质 自复叠热泵 梯级压缩 性能系数 耗功 
原油轮挥发油气低温冷凝回收系统热力学研究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朱秋 蒋庆峰 冯汉升 付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406014)。
在原油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液态轻烃成分容易蒸发和汽化,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具有工艺原理简单、回收的液态烃可直接使用等优点.因此提出了一种分级冷却和液化分离相结合的油气低温冷凝回收系统,用于液化和回...
关键词:复叠制冷 冷凝 氮膨胀冷却 非共沸气体 
混合工质分级压缩的两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研究
《热科学与技术》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王林 刘晓庆 谈莹莹 臧子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6055);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2IRTSTHN006);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资助项目(22HASTIT025)。
针对传统两级自复叠制冷(CACR)循环所存在的制冷效率偏低,以及制冷温度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分凝器的分级压缩两级自复叠制冷(FDACR)循环,该循环以R1150/R600a混合工质。建立了循环各部件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FDACR循环和CACR循环中...
关键词:非共沸混合工质 分级压缩 分凝器 两级自复叠制冷 
非共沸工质在分液板式冷凝器中的热力性能
《化工进展》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蔡楷楠 陈健勇 陈颖 罗向龙 梁颖宗 何嘉诚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2022A1515012035)。
将“分液冷凝”应用于板式冷凝器中,并采用非共沸工质R134a/R245fa作为制冷剂,分别研究了工质流量、泡点温度以及工质组分(质量比)对分液板式冷凝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板式冷凝器进行对比,揭示非共沸工质在分液板式冷凝器中的热力...
关键词:非共沸工质 分液冷凝 两相流 传热 压降 
基于主动气液调配的混合工质换热匹配重构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4年第12期3594-3602,共9页李俊杰 陈健勇 陈颖 罗向龙 何嘉诚 梁颖宗 杨智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No.2022A1515012035);高校教师特色创新研究项目(No.2021JNHB07)。
非共沸混合工质在相变过程中具有温度滑移特性,与冷热源变温过程形成换热匹配,但其温焓非线性使得完美匹配无法实现,造成了换热不可逆损失。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温焓特性和主动气液调配原理,本文对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换热匹配进行重构。依...
关键词:主动气液调配 非共沸混合工质 非线性 换热匹配 强化传热 
分液冷凝压缩/喷射式制冷循环热力学分析
《制冷技术》2024年第5期28-34,共7页杨乐 管可立 付佳伟 杨兴洋 金苏敏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液冷凝压缩/喷射式制冷循环,并对此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本文以非共沸R32/R1234yf为循环工质,分析了工质组分、干度、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等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对比了新循环与传统循环的性能,最后对此新循环进...
关键词:分液冷凝 喷射器 非共沸混合工质 压缩/喷射制冷 
叠合式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太阳能学报》2024年第9期421-427,共7页李新国 徐期峰 苗小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E0108400)。
针对有机朗肯循环(ORC)中传热过程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既相似但又区别于混合工质,各工质独立运行的叠合式有机朗肯循环(AORC)。AORC中,各工质进行串/并联的叠合换热,可形成类似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温度滑移。由于各工质独立运...
关键词:有机朗肯循环 非共沸混合工质 传热匹配 叠合循环 工质热源转折温度 
R600a/R601a喷射式有机闪蒸循环系统性能分析
《热科学与技术》2024年第4期347-355,共9页王亚琦 汪佳璐 张凇源 葛众 解志勇 汤翀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资助项目(202001BB050070);云南大学“东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C176220200);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8JS551,2019J0025);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引进人才科研资助项目(Xxrcxm201802)
基于MATLAB软件构建了稳态的喷射式有机闪蒸循环系统模型,采用R600a/R601a的混合物为系统循环工质,对150.00℃的地热水进行热能回收利用。分析了最优闪蒸压力工况下不同摩尔分数的R600a对系统最大净输出功率、热效率、系统最大[火用]效...
关键词:非共沸工质 喷射式OFC 净输出功率 热效率 [火用]效率 [火用]损 
三级自复叠制冷系统模拟研究
《建模与仿真》2024年第4期4217-4224,共8页张昌东 芮胜军 刘阳 贺滔 
低温制冷装置系统开发:项目编号:22010155。
以采用R236fa/R23/R14非共沸混合工质为制冷剂的三级自复叠制冷装置为分析对象,借助模拟软件实现对参数的精准控制,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模拟结果,比较制冷系统的吸排气温度、压缩机功耗、系统制冷量和性能系数,研究不同工况对制冷系统性能...
关键词:自复叠 制冷系统 非共沸混合工质 组分配比 
大滑移温度CO_(2)非共沸工质余热回收热泵热水系统实验研究
《制冷学报》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张涛 吴嘉峰 刘剑 张小松 李明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6033)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242024K3000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30846)资助
通过热泵技术将生产/生活中的低品位余热提质增效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其中,非共沸工质能够实现热泵循环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匹配,实现余热资源的深度利用。基于水源热泵热水实验台对基于大滑移温度的CO_(2)/R1234yf、CO_(2)/R290、CO_(2)/...
关键词:热泵 余热回收 非共沸混合物 滑移温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