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供述

作品数:51被引量:8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欢吴纪奎李昌盛罗大华刘建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长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视界》《民主与法制》《浙江警察学院学报》《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威胁、引诱语言框架与虚假供述的关系研究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96-105,共10页孟繁兴 张恒 冯俊 陆世贞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虚假供述整合决策的心理机制:基于框架效应的视角”(71801194)。
党的二十大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新时代新征程重要使命任务。而由虚假供述引发冤假错案使审讯与供述的问题近年来受到了高度关注。在构建威胁、引诱审讯语言的目标与时间的复合条件基础上,分别检验了...
关键词:威胁与引诱语言 虚假供述 目标框架 时间距离 
对口供补强规则运用逻辑的再思考——以防范虚假补强风险为切入点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129-141,共13页李育林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刑事庭审中对质程序实证研究”(20BFX079)。
我国司法解释确立的口供补强规则是证明力规则,而非证据能力规则,旨在解决供述的真实性而非自愿性。其存在两种进路:一是公开性补强,补强证据既能补强口供的证明力,又能独立证明某个案件事实;二是隐蔽性补强,通过对供述“个体知识”的...
关键词:有罪供述 虚假供述 虚假补强 口供补强规则 庭审实质化 
侦查讯问的法律规制被引量:2
《犯罪研究》2021年第6期53-63,共11页吴羽 
侦查讯问的目的之一是取得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然而若采取非法讯问方法不仅侵犯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也易导致虚假供述,进而诱发冤假错案。侦查讯问的法律规制主要从口供的取得和口供的审查判断两个方面着手,从而在正向上和反向上规范侦查讯...
关键词:侦查讯问 虚假供述 法律规制 非法口供排除规则 
让客观性证据“开口说话”(上)——以命案现场为例
《当代检察官》2021年第4期31-32,共2页侯向东 
“命案”作为证据收集难、证据要求高和证明难度大的特殊案件,历来是办理难度大、社会影响大、受关注度高的形事案件。每一起命案的发生都有一个案发现场,有些命案甚至有多个的案发现场。而命案发生后,曾到过现场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总会...
关键词:目击证人 痕迹物证 如实供述 命案现场 虚假供述 侦查取证 犯罪嫌疑人 案发现场 
脆弱性视角下未成年人虚假供述的生成机制与阻断路径被引量: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79-89,共11页赵雪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0年拔尖人才培养专项资助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未成年人虚假供述的生成机制与权利保障研究”(2020bsky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虚假供述作为防范刑事错案的切入点,具有从源头上预防和阻却刑事错案的重要意义。从脆弱性的视角审视未成年人供述行为,发现有限的认知理解、风险决策缺陷与应讯能力不足构成了虚假供述的特殊风险。虚假供述是情境风险因素同主体脆弱...
关键词:未成年人 脆弱性 虚假供述 生成机制 
关于确立沉默权制度的问题思考
《时代人物》2020年第36期300-301,共2页李贤媚 
随着刑事诉讼理念的不断转变,我国刑事诉讼是否应当引进沉默权成为热门话题。多数学者认为犯罪嫌疑人沉默权与我国的“如实回答义务”相矛盾,应当引进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并取消如实回答义务。在无罪推定原则、禁止自证其罪规定以及认罪认...
关键词:沉默权 沉默权制度 如实回答义务 虚假供述 刑讯逼供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真实性风险及防控路径探析
《法制与经济》2020年第11期101-103,共3页罗佳鹏 
在刑事司法轻刑化背景下,被追诉人虚假认罪认罚风险高发,这一现象由实体法罪名扩充、侦查机关使用非法讯问手段、被追诉人的供述动机复杂多变、立法设计存在缺陷等因素综合促成。现阶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真实性存在多种风险,可分为自...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虚假供述 真实性风险 防控路径 
2018年全美冤案平反报告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20年第19期83-88,共6页 刘世权(译) 杨菲(译) 陈永生(译/校) 
全美冤案平反登记档案是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纽柯克科学与社会中心、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和密歇根州立大学法学院的联合研究项目。该项目深入研究了自1989年以来美国每一起已知的已获平反的冤案,每年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本文为2018年的研...
关键词:无辜者 密歇根州立大学 虚假供述 DNA鉴定 冤案 不当行为 科学与社会 登记档案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视野下的刑事错案防范研究被引量:1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36-46,共11页李祥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变了我国刑事诉讼的面貌和结构,在证据、程序、诉讼结构和案件结构等层面都增加了生成刑事错案的系统性风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视野下刑事错案有着特殊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实践中,诉讼利益驱动下的司法人员不当取证行...
关键词:刑事错案 自愿型虚假供述 指供诱供 值班律师 印证 
被告人虚假供述责任追究的法理与现实依据简析
《法制博览》2019年第33期159-160,共2页吴祥林 
庭审实质化是刑事司法改革的方向,其对庭审过程中形成的证据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法理上看,被告人供述是案件的证据,是裁判的依据,但由于其来自于被告人故很难保持客观性,有意为之的虚假的被告人供述给庭审调查带来很大障碍。因...
关键词:被告人供述 沉默权 庭审实质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