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阶级

作品数:69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曾文婷刘永佶黄道炫曹天生朱光磊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兹生态社会主义实现路径评析被引量:2
《理论视野》2021年第6期91-96,共6页陈华兴 叶华娟 
高兹主张从技术转变、经济理性批判、非工人的非阶级、劳工战略等方面,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条件、动力、主体、途径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渐进式改革的可能路径。通过揭示高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架构,指出高...
关键词:技术转变 经济理性批判 非工人的非阶级 劳工战略 
从《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看斯大林的语言观
《文学教育》2020年第10期178-180,共3页高世玉 
《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是斯大林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所写的语言学著作.时隔半个多世纪,虽然斯大林的某些思想备受争议,该著作中的一些观点也饱受质疑,但我们认为这一语言学著作依然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文章首先介绍该著作...
关键词:非阶级性 非上层建筑性 渐变性 不平衡性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特征及困境被引量:1
《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2期92-97,共6页莫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项目号:10YJC720030);南开大学哲学院"985工程"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拜物教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项目号:NKZX985QN-201206)的阶段性成果
后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意识形态问题时,力图摆脱概念上的本质主义、政治上的阶级中心论和认识论上的"虚假意识"的观点,这使得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呈现出反本质主义、非阶级性和"行而非知"性的特点,这种解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使得意...
关键词:后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反本质主义 非阶级性 行而非知 
基层“清党”:阶级与非阶级的对抗——基于以江西赣南为中心的分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31-36,共6页许金华 
"清党"与"反共"为一体向为学界所共识,以赣南为中心的个案分析中却发现县乡基层"清党"除了国共之间的阶级对立外,更多的是非阶级的国家与地方以及地方权力网络之间的争夺。这种各方围绕地方资源的纷争早在清末地方自治时就已激化,在民...
关键词:基层 “清党” 阶级 非阶级 
试析私法学中的阶级分析方法——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私法思想为例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2年第3期153-159,共7页迟方旭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私法思想年谱"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LZUJBWZY009)
在今天的法学研究方法中,阶级分析方法已经较少得到应用,甚至有人使用"衰落"一词来形容它。但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私法思想角度观察,在私法学中使用阶级分析方法,仍然可以发现阶级分析方法的生命力和有效性。当然,在私法学中运用阶级分...
关键词:唯物史观私法学 阶级分析方法 非阶级性私法关系 
非阶级性的人际关系压制探究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244-246,249,共4页陈和 王尚银 
和谐社会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消灭了阶级压迫,但在没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仍存在许多非阶级性的人际关系压制或冲突现象。人际关系压制与人际关系和...
关键词:非阶级性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压制 人际关系和谐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革理论被引量:2
《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3期10-13,共4页曾文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KS007);华侨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基金项目(08BS10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他们把"中间阶级"、"非工人的非阶级"和"新社会运动"看做社会革命的主体,主张将"新社会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并倡导通过"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非工人的非阶级 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 生态重建 
安德烈·高兹的“非工人的非阶级”思想评析被引量:1
《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22-25,共4页曾文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06CKS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现状、发展态势和基本理论研究》(04JZD002)的阶段性成果
法国生态社会主义者安德烈·高兹认为:当代无产阶级已经失去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主体的历史地位。他把"非工人的非阶级"和"新社会运动"看作社会革命的主体,主张将"新社会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高兹忽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过分强...
关键词:安德烈·高兹 生态社会主义 革命主体 非工人的非阶级 新社会运动 
从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探究语言的特性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14-15,共2页赵勇 罗国兴 
语言是一种内部结构复杂且组织严密、功能强大的符号系统和特殊的社会现象,不同领域的人们对于语言特性的理解也是各种各样的。通过对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的研读,从中分析出了11种语言的特性,其中语言的渐变性、非上层建...
关键词:语言的渐变性 非上层建筑性 非阶级性 直接的工具性 
小农意识——农民个体而非阶级的意识被引量:15
《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4期38-55,共18页刘永佶 
小农意识是小农经济中农民身份和地位的体现,它充分反映着农民为生存而对自己利益的维护,但不包含对权利的捍卫与争取;它虽是与官文化对立的民文化,但并未从根本上否定官文化的统治,而是在如何适应集权官僚制的前提下,形成维护自己的生...
关键词:小农意识 阶级意识 集权官僚制 官文化 民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