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叶器官

作品数:17被引量:30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志敏张永平张英华黄琴李寒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植物生理学报》《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不同进化材料叶与非叶器官C4光合酶活性及δ^(13)C值差异被引量:5
《麦类作物学报》2021年第2期183-190,共8页魏爱丽 杨茂 黄琴 张英华 王志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1)。
为明确小麦进化过程中C_(4)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以二倍体小麦种(野生一粒小麦、栽培一粒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四倍体小麦种(野生二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阿拉拉特、提莫菲维小麦)及六倍体小麦种(斯卑尔脱小麦、普通小...
关键词:小麦 非叶器官 进化 PEP羧化酶 稳定碳同位素(δ^(13)C) 
小麦非叶器官的光合特性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被引量:8
《植物生理学报》2019年第1期32-40,共9页冯波 李华伟 王法宏 孔令安 张宾 王宗帅 李升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2014QNM04);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30);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GNC-1110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1);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项目(LJNY-201601)~~
以旗叶为对照,比较研究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叶与非叶器官(穗、穗下节间、旗叶鞘)的光合生理以及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灌浆初期和中期,小麦穗下节间的叶绿素含量与旗叶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穗和旗叶鞘。灌浆后期,不同光合...
关键词:小麦 非叶光合器官 光合特性 贡献 
棉花非叶器官的叶绿素荧光异质性研究被引量:2
《棉花学报》2017年第2期195-203,共9页高喜凤 韩吉梅 雷长英 朱小洁 占东霞 张旺锋 杨玲香 张亚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专项(2013BB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295);石河子大学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4ZRKXYQ07)
【目的】棉花叶片和非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异质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来研究叶片和非叶器官的光合异质性。【方法】本试验以陆地棉品种新陆早45号为材料,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以此探讨棉花叶片...
关键词:棉花 叶片 非叶器官 叶绿素荧光 异质性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旗叶与非叶器官光合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3
《作物学报》2015年第1期136-144,共9页张英华 杨佑明 曹莲 郝杨凡 黄菁 李金鹏 姚得秀 王志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955904);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29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北京市青年英才专项(31056101)资助
为揭示小麦叶与非叶器官抗氧化系统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反应特征,探讨不同品种和不同器官耐热性差异机制,以小麦强耐热品种石家庄8号和弱耐热性品种河农341为材料,于灌浆期用塑料膜搭棚进行增温处理(花后第8天至第22天),研究高温胁迫...
关键词:小麦 高温处理 叶与非叶器官 抗氧化酶活性 耐热性 
作物非叶器官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作物研究》2013年第4期398-402,共5页李云霞 黄情 吴辉 唐启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666)
非叶器官对作物产量的形成有着一定的补充作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非叶器官叶绿体形态结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综述,阐述了非叶器官具有不同于C3类似于C4的独特光合结构及其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旨在为作物提高非叶...
关键词:作物 非叶器官 光合特性 产量 
冬小麦节水栽培群体“穗叶比”及其与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关系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3年第12期3657-3667,共11页张永平 张英华 黄琴 王志敏 
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2012CB955904);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行业专项(200903007)
建立高光效低耗水的群体结构是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核心内容。为此,需要明确节水高产群体的适宜调控指标。以穗叶比(单位面积穗数与上三叶总面积之比,穗/m2)为指标,在不同品种、不同灌水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群体穗叶比的变化,并...
关键词:小麦 穗叶比 节水栽培 非叶器官 群体结构 
冬小麦叶片和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被引量:15
《草业学报》2013年第5期165-174,共10页鲁清林 柴守玺 张礼军 周刚 
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3);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90NKCA074)资助
为寻找粒重提高的新途径,挖掘增产潜力,对粒重形成时植物光合器官的贡献进行了研究。2011和2012年选用19个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系),进行剪叶或遮光21种处理,研究了叶片和非叶器官(穗、茎秆、叶鞘)对粒重的贡献。结果表明,顶部四片叶...
关键词:小麦 叶片 非叶器官 粒重 贡献 光合 
植物花后光合性能与物质转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草地学报》2013年第3期420-427,共8页夏方山 毛培胜 闫慧芳 王明亚 于晓丹 张文旭 黄莺 贾婉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17B01-02);现代牧草产业技术体系(CARS-35)资助
植物花后光合性能及物质运转对籽粒产量具有重要贡献,在植物整株物质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重点从植物花后叶绿素的含量、绿色非叶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花后叶片和绿色非叶器官的光合性能及其物质运转等方面综述了花后植物的光合性能...
关键词:光合性能 非叶器官 光合组织结构 物质转运 籽粒灌浆 产量 
不同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叶与非叶绿色器官光合日变化特征被引量:39
《生态学报》2011年第5期1312-1322,共11页张永平 张英华 王志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9CB118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60184);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为揭示小麦叶片与非叶绿色器官的光合活性在一日中的变化特性及其在器官间的差异性,探讨群体及不同器官光合日变化对不同供水条件的响应特征,在田间设置生育期不灌水(I0)、灌2水(I2,拔节水+开花水)和灌4水(I4,起身水+孕穗水+开花水+灌浆...
关键词:小麦 非叶器官 光合特性 光合日变化 节水栽培 
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第20期10-14,共5页
春小麦产量及非叶器官含氮量的氮肥调控效应Effect of N Fertilizer on N Content of Non-leaf Organs and Grain Yield of Spring Wheat at Different Stages摘要 为了探索氮肥与春小麦非叶光合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农麦2号为材料....
关键词:大学学报 春小麦产量 SPRING 调控效应 非叶器官 光合器官 全氮含量 产量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