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琴

作品数:19被引量:22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非叶器官穗粒数接触角农艺性状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生态学报》《河南农业科学》《耕作与栽培》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麦类作物学报》2021年第3期328-337,共10页杨茂 黄琴 张震 刘洋 王志敏 张英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5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105)。
为探究C、N供给时期和供给水平对小麦籽粒建成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采用离体穗培养的方法,设置了三个蔗糖浓度(C1:20 g·L^(-1);C2:40 g·L^(-1);C3:80 g·L^(-1))和四个硝酸铵水平(N1:0.57 g·L^(-1);N2:1.14 ...
关键词:小麦 蔗糖 硝酸铵 穗粒数 粒重 蛋白质含量 
小麦不同进化材料叶与非叶器官C4光合酶活性及δ^(13)C值差异被引量:5
《麦类作物学报》2021年第2期183-190,共8页魏爱丽 杨茂 黄琴 张英华 王志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1)。
为明确小麦进化过程中C_(4)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以二倍体小麦种(野生一粒小麦、栽培一粒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四倍体小麦种(野生二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阿拉拉特、提莫菲维小麦)及六倍体小麦种(斯卑尔脱小麦、普通小...
关键词:小麦 非叶器官 进化 PEP羧化酶 稳定碳同位素(δ^(13)C) 
藜麦植株养分积累对源库调节的响应被引量:10
《华北农学报》2018年第5期151-159,共9页任永峰 黄琴 王志敏 赵沛义 高宇 连海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1);内蒙古农牧业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15QNJJN09)
在藜麦种植过程中,存在侧枝折断率和无效穗率高等问题,从而导致藜麦产量品质降低及收获困难。为降低植株侧枝折断率和无效穗率,通过对比不同源库调节措施:去叶(CLE)、去侧枝穗(CSE)、去叶去侧枝穗(CLS)、去顶穗(TOP)、包顶穗(PTE)和对照...
关键词:源库 产量 叶面积指数 灌浆速率 干物质积累量 养分贡献率 
不同化控剂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3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8期8-16,共9页任永峰 黄琴 王志敏 杨亚东 梅丽 赵沛义 
北京市农委科技项目支持;内蒙古农牧业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15QNJJN09)
为探究降低藜麦倒伏率的有效农艺措施。本研究对比5种不同化控剂(多效唑、金得乐、矮壮素、缩节胺和乙烯利)和打顶措施对藜麦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正常田间栽培的藜麦对照(CK)相比,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能够有效降低...
关键词:藜麦 化控 倒伏 产量 
贮墒旱作冬小麦耗水特征与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3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11-19,共9页韩美坤 黄琴 李金鹏 王云奇 徐学欣 王志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1);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301)
为探究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进一步减灌节水的有效栽培措施,2013—2016年,以石麦15为试材,进行只灌底墒水、生育期不灌溉的贮墒旱作模式(W0)与现行春季灌2水的节水灌溉模式(W2)比较试验,研究2种栽培模式对冬小麦耗水特征和水分利用效...
关键词:冬小麦 产量 旱作模式 土壤贮水消耗 水分利用效率 
超晚播节水栽培冬小麦品种花后光合与灌浆特性被引量:3
《科技导报》2017年第18期86-91,共6页王彬 张萌 陈景天 张英华 黄琴 王志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6YFD0300401;2016YFD0300105);<科技导报>博士生创新研究资助计划项目(kjdb201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297);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
为探寻黑龙港地区超晚播节水栽培条件下冬小麦的适宜品种,采用大穗型(潍麦8号)、小穗型(衡水4399)和中间穗型(济麦22)3种不同类型品种连续3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穗型品种的花后光合特性和籽粒灌浆特征。结果表明,在超晚播栽培下,...
关键词:冬小麦 品种 千粒重 光合作用 籽粒灌浆 
藜麦在北京地区适应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12期12-19,共8页邓万云 周继华 黄琴 梅丽 郭自军 徐学欣 韩美坤 王志敏 
北京市农委科技项目支持
为探究藜麦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及其适宜播期范围,利用引进的藜麦种植材料设置不同地域适应性观察和不同播期试验,进行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表现的评价。结果表明,2年不同试验点藜麦均正常成熟:2014年产量为1 764.7kg/hm^2;2015...
关键词:藜麦 试种 适应性 播期 农艺性状 
窄行匀播对晚播冬小麦群体环境、个体性状和物质生产的影响被引量:22
《生态学报》2015年第16期5545-5555,共11页薛盈文 张英华 黄琴 王志敏 
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2012CB9559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4);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3)
为了明确行距和行内种子分布形式对华北平原晚播冬小麦群体生长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晚播条件下设置3种行距(10、15、20 cm)和2种行内种子分布形式[随机分布(R)和均匀分布(A)]处理,考察了不同处理冬小麦的冠层结构与环境特征、...
关键词:小麦 行株距 冠层结构 微环境 产量 
冬小麦节水栽培群体“穗叶比”及其与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关系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3年第12期3657-3667,共11页张永平 张英华 黄琴 王志敏 
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2012CB955904);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行业专项(200903007)
建立高光效低耗水的群体结构是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核心内容。为此,需要明确节水高产群体的适宜调控指标。以穗叶比(单位面积穗数与上三叶总面积之比,穗/m2)为指标,在不同品种、不同灌水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群体穗叶比的变化,并...
关键词:小麦 穗叶比 节水栽培 非叶器官 群体结构 
论作物产量差距与增产途径被引量:1
《耕作与栽培》2009年第1期1-4,共4页张胜全 耿以工 黄琴 王志敏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S69B0)
当前,一场新的绿色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为了实现粮食可持续高产目标,作物科学家在探索作物产量潜力的同时,正致力于缩小作物产量差距的研究。本文介绍了作物产量差距的基本概念与类型,分析了产量差距形成的原因,综述了作物产量差距的研究...
关键词:粮食 高产 产量差距 资源投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