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祚

作品数:32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仕忠郝丽霞张玄周莽杨钊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戏曲》《语文学习》《世纪》《文学遗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昆曲《红梨记·醉皂》的丑角表演
《剧影月报》2024年第2期64-64,共1页徐家寅 
《醉皂》这出戏讲的是一个醉酒的皂隶故事。昆曲里丑角的皂隶戏特别多,比如《白罗衫》里负责开门关门的一对皂隶,又比如《邯郸记·云阳法场》跟在两个刽子手后捉拿卢生的一众皂隶,多数时候作为配角出现,以皂隶的油滑来烘托官老爷的无私...
关键词:丑角 白罗衫 昆曲 红梨记 醉皂 徐复祚 邯郸记 诙谐 
徐复祚《曲论》戏曲理论研究
《中国京剧》2023年第2期56-59,共4页高畅 
徐复祚,明代戏曲家、戏曲理论家,原名笃儒,字阳初,后改讷川,号暮竹,别署破悭道人、阳初子、洛诵生、休休生、三家村老、忍辱头陀、悭吝道人,江苏常熟人。其编写的戏曲作品,有传奇《红梨记》《投梭记》《宵光剑》、杂剧《梧桐雨》《一文...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曲 徐复祚 戏曲理论家 《梧桐雨》 明代戏曲 《曲论》 曲论 《红梨记》 
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戏曲价值评议
《文教资料》2017年第33期215-217,共3页田野 
徐复祚作为晚明重要的戏曲家,他辑评的戏曲选本《南北词广韵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曲学主张。通过徐复祚在《南北词广韵选》中的序言与部分批注的评议,我们可以从用韵、辩证、创作、轶事等的四个方面了解《南北词广韵选》的戏曲贡献...
关键词:徐复祚 《南北词广韵选》 戏曲价值 
徐复祚戏曲理论探析
《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21期156-157,共2页郭佳慧 
徐复祚是我国明代万历后期的一位著名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他所创作的戏曲作品传奇《红梨记》和杂剧《一文钱》以及戏曲理论,都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特有的创作手法在明代剧坛上占据着一定重要的地位,同时为明代戏曲创作的发展也作...
关键词:徐复祚 戏曲理论 本色当行论 戏剧功用论 
《一文钱》与徐复祚笔下的世俗风情
《芒种》2016年第4期123-128,共6页陈瑶 
徐复祚,明代著名戏曲家、戏曲理论家,其博学工文,尤擅词曲,他现存唯一杂剧《一文钱》是一部优秀的讽刺戏剧。因自身坎坷的生活经历,徐复祚笃信佛教,他对佛教诸法本空、破除悭贪、众生平等的佛理思想参悟通透,笔下的人间百态莫不浸染佛...
关键词:一文钱 徐复祚 世俗风情 
稀见《三家村老委谈》六种清代抄本考述被引量:2
《文学遗产》2015年第4期157-166,共10页张玄 
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台湾"国家图书馆"的《三家村老委谈》六种清代抄本在文献和版本校勘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尤其是抄本在内容上保留了很多通行汇钞本所没有的资料,这些资料对于我们研究晚明的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
关键词:徐复祚 《三家村老委谈》 抄本 价值 
徐复祚《曲论》拾补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15-17,5,共4页张玄 
徐复祚《曲论》一向为研究者所重视,民国以来便不断有学人进行辑录,所获颇丰。笔者近来在访书过程中,经眼几部稀见《三家村老委谈》清代抄本。抄本中有六篇关于戏曲理论的内容,历来所辑徐复祚《曲论》均未见收录,故可作增补。
关键词:徐复祚 《三家村老委谈》 拾补 曲论 
徐复祚《红梨记》用韵考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年第3期178-180,共3页刘园 
徐复祚是明代后期重要戏曲家,《红梨记》是其现存的传奇作品之一。运用韵脚字归纳法对《红梨记》30出188支曲子的用韵情况做详尽的考察后,共得出17韵部:东钟、江阳、寒山、先天、庚青、真文、监咸、支思、齐微、鱼模、歌戈、车遮、家麻...
关键词:徐复祚 《红梨记》 用韵 
《一文钱》用韵考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3期146-146,共1页黄馨慧 李洁 
笔者主要运用韵脚字归纳法对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六出四十一支曲子的用韵情况略加分析,进而管窥徐复祚在明代文坛上的戏曲理论与创作实践。
关键词:徐复祚 一文钱 韵脚字 
明代戏曲家徐复祚笔记《三家村老委谈》被引量:1
《东方收藏》2010年第11期95-96,共2页赵虹 
明清江苏常熟涌现出不少戏曲家,其中以徐复祚的成就最大。徐复祚(1560-?),原名笃儒,字阳初、旸初、讷川,号謩竹,别署破悭道人、三家村老、阳初子、洛诵生、忍辱头陀、休休生等。常熟徐市人,工乐府。高祖徐鲲,字拙隐,创立徐市。
关键词:徐复祚 明代戏曲 常熟藏书家 笔记 明清 钱谦益 戏曲家 抄本 一文钱 原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